第四十三回 老家人舍身救主 章文案诌谎成真(3 / 4)

大清三杰 侠义小说 7568 字 1个月前

般莽撞。现在此地空虚,我们须得快调人马来此保护。”

曾国藩紧皱双眉的答道:“倘若贼方知道此地空虚,他们若来劫我,那就坐以待毙的呢。”

岂知曾国藩的呢字,尚未离嘴。跟着一连听得几声炮响,早见东西南北四方,都有贼人杀至。那个章价人师爷,正待保护着曾国藩上岸暂避的当口,忽见那个老家人曾贵,不知何处找了一柄马刀在手,怒发冲冠的奔来对着曾国藩说道:“大人勿吓。家人已把这条老命不要的了。快快跟了家人上岸,避到荒僻点的地方再讲。贼人敢来,家人准教他们来一个,死一个回去就是。”

章价人听见曾贵如此说法。也急插口道:“大人真的快快上岸。”

曾国藩却厉声的答道:“我自办理乡团以来,早将性命置诸度外。今天晚上,正是我曾某殉国时也。”

曾贵一向伺候曾家。对于几位主人的性情,都很清楚。此时瞧曾国藩大有预备殉难之意。赶忙对着一班戈什哈以目示意,马上由他先行动手,大家奔了上去,背着曾国藩就走。章价人以及还有班文案。也就一拥上岸,冒雨的簇拥着曾国藩而逃。曾国藩等人,走了还不到三分钟的时候,敌方的那个冯兆炳已经率兵赶到。上船一看,不见曾国藩的影子,气得一把火去,将那所有的公文、案卷,统统烧个干净。火光融融之中,一眼瞥见曾国藩尚未写好的家书稿子,忽又暗点其头的说道:“曾某本人,学问道德,总算不错。他倘不助清国,我就做他学生,也是心甘情愿。无奈既成敌人,断不能因他学问道德面上,放他逃走的。”冯兆炳的转念未已,那个融融火光,忽被一场大雨,濯得灭了下去。⋯⋯正待上岸追赶,只见罗大纲,洪宣娇两个,已率大兵赶到。又见洪宣娇先问他道:“曾贼何往?”

冯兆炳道:“等我杀到这里,早已不见。大概总离此地不远,我们赶快分头追赶就是。”

洪宣娇不及答话,即把她那手上的一柄马刀,向着罗大纲一挥道:“快赶快赶。今天晚上,还不捉着这个老贼,那就以后不必再和清国打仗了。”

冯兆炳听得洪宣娇这般说法,似有怪他放走曾国藩之意。少年人的脾气,最要面子,一见洪宣娇对他冷言冷语,一时恼羞成怒,竟与洪宣娇冲突起来。

洪宣娇如何肯让,当下大喝一声道:“你这黄毛小子,放走了一个大敌,还不自己认错。老娘此刻先把你这误国的东西收拾了,再去捉那老贼。”

冯兆炳恐怕吃了眼前之亏,不待宣娇说完,他已纵身而进,一刀就向洪宣娇的颈门砍去。洪宣娇将头一侧,避过刀风,还手也是一刀。冯兆炳一面也将刀风避过,一面手出双龙取水的绝着,要用双指去挖洪宣娇的眼珠。洪宣娇也用那个叶底偷桃的绝着对付。

这末那位罗大纲其人,又倒哪里去了呢?难道眼睁睁的去让洪冯二人自相残杀不成的么?

原来那位罗大纲,起先同了洪宣娇二人,一上船来,不见曾氏,已在暗暗叫苦。及听洪宣娇在说快赶快赶那句说话的当口,业已先行飞身上岸。回头一看,不见洪冯二人跟踪而上。

恐防船中或有埋伏,只好转身再回船上。尚未走进里舱,就见洪冯二人,不知为了何事,各人嘴上在骂,手上在打。吓得一边连连高声喊道,二位快快停手,一边已经飞身而入。尚未站定。可巧洪宣娇正在用那叶底偷桃的绝著,用手要抓冯兆炳的下体,罗大纲知道此著历害,忙又喝止道:“且慢”。慢字未完,已把洪宣娇的双手接住。

洪宣娇一见罗大纲忽来帮助冯兆炳起来,嘴上气得不能说话,跟着又是一脚,就向罗大纲的下腹踢去。罗大纲赶忙将身一侧,避过了洪宣娇的裙里腿。方才高声诘责道:“洪太主,你疯了不成?那个曾贼,已是釜中之鱼,笼中之鸟的了。为何不去追赶,让他逃走。反在此地自相残杀,真正奇事。”

罗大纲尚未说完,那个弥探花也已赶到。弥探花一向就做洪宣娇的秘书监。这几年来,并未离开一次。每逢出发,都是随军日夜办公。洪宣娇和他,因此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