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洪宣娇靦颜求媚药 温树德献计听空坛(3 / 5)

大清三杰 侠义小说 7347 字 1个月前

知天皇,下道谕旨,限令一班王爷,三天之内,各献童子十人,以便你去训练一座童子营。”

洪宣娇慌忙叫妙道:“妙呀妙呀。此计若成,我便不打饥荒了。”

傅善祥听说,盯上洪宣娇一眼道:“妙不妙,我都不管。不过一个人的精神有限,一营盘童子军的男色无穷。太王不可因我一言,自己就去糟蹋凤体,我可不负责任。”

洪宣娇又忙不迭的乱摇其手道:“谁要望你负责,你去拿药给我就得。”

洪宣娇说着,已先下床,等得傅善祥将那驻颜之药,交给洪宣娇收好,洪宣娇便欣欣然有喜色的告辞走了。

没有几天,洪宣娇的一营童子军,早已奉旨成立。不过成立之后,那班小小军人,十天死一个,半月亡一双,可怜无数的童子军,只为傅善祥的一言,个个都往乐极国中成仙去了。

后来傅善祥闻知其事。始知洪宣娇这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恐怕将来因此惹祸,只好暗暗的避得不知去向。当时有人说她是跟钱江一同走的。其实大大不然,因为傅善祥的离开南京要比钱江迟了好几年呢。况且钱江是位何等样人,断不携带一位青年妇女而遁,致为旁人瞧出破绽。

不才对于此等地方,因有参考的书籍,又有先人的遗训,故此敢向读者负责说句说话。傅善祥的结果,必不及钱江多多。当时傅善祥既遁,洪宣娇也不在她心上,仍是尽情行乐,尽量求欢。甚至有时分惠于她天皇哥哥,皇后嫂嫂去的。岂知事为忠王李秀成所知,于是大不为然起来。

一天特去向着洪宣娇说道:“太主娘娘,臣有几句逆耳之言,伏求太主注意。太主的训练童子军,臣本极端赞成。谁知道到现在,始知太主另有用意。这班青年子弟,当然都是将来报国的人材,若使他们统统死于疆场,已经不免可惜,而况死得无名,亡得没义。太主即不顾着自己的身体,自已的声名,可是天皇和皇后二位,须关天下人民的观瞻的。太主倒忍令他们失去大家之望不成。”

洪宣娇一直红了脸的听完,只好矢口不认。李秀成复又劝上一番,方始退去。那知洪宣娇就因此事,即与李秀成不睦起来。于是天天的去到天皇面前,大说李秀成的坏话。

可巧那时的天皇,已经偏重于逸乐方面,对于一切军情大事,认为既有李秀成主持,便可高枕无忧。及至听见洪宣娇的坏话,方始有些吃惊起来。

一天忽将李秀成召至,正色的问道:“忠王贤弟,你的本领,在朕看来,胜过东平多多。怎么如此一座小小六合县城,至今不能将他克复,其中有无别意。”

李秀成听了一愕道:“陛下怎出此言,臣弟对于这座六合县城,早在心上。一因臣弟只有一人,既要到东,又要到西,一时忙不过来。二因六合的那个温绍原,自己既有能耐,他的夫人公子,也识一点军事。从前还有那个刘秉璋的门人徐春荣,善卜文王大卦,算一是一,算二是二,臣弟手下的将官,万万不是他的对手。有此两个原因,以致耽搁下来,并非臣弟谋国不忠,实是臣弟的才力不够。陛下今天既然问到此事,臣弟无论怎样不敏,马上亲去攻打就是。”

天皇一直听到这里,方始强颜一笑道:“贤弟若肯自去,朕就放心了。”说着,即命待卫摆上御筵,算替李秀成饯行。席散之后,李秀成辞别出朝,第二天大早,李秀成即到校场,点了三万老万营人马,作为他的护军。又命罗大纲、赖文鸿二人,也各率二万老万营人马,分为左右两翼,直取六合。罗赖二人,一奉将令,已知李秀成对于六合县城,下了决心。当下便一同向着李秀成献策道:“六合地方虽小,可是何方所得,便是何方的屏藩。从前有那徐春荣帮助温绍原,因此我们这边,阵亡了百十员大将,溃散了数十万弟兄。这个深仇,谁不想报。只因未奉将令,不敢擅自进兵。今天王爷既命我们二人前去进攻,最好是给他们那边一个迅雷不及掩耳。若待援兵一到,那反罗苏了。”

李秀成听说,点头称是。即令漏夜进兵,自己在后押阵。

不才说到这里,须从那位温绍原那边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