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仙师说道:“胜三弟,大伙都在这里呢,酒席筵前大家商议,山峰险固,处处有人把守,实难进山。明天一早晨,派一位足智多谋之人,见机而作。如得此人,可拿着你们三侠的名帖,你们三位的名声,我料白玉祥大概也有耳闻,他必然接见,明着拜访,暗中看其山势。到在那里,若见此人,全凭三寸之舌,请问白寨主盗印的究系何人?落在九龙山没有?见了本人,就知道印在此山中与否。胜施主当面问问大伙谁能前去下名帖。”胜爷一抱拳,对大伙问道:“哪一位明天去到九龙山、十海岛下名帖去?”胜爷问了一回,四十八位默默无言,此时王九龄也在一旁。胜爷又叫道:“众位!这回如能下名帖,探山后倘得回黄金印,由钦差大人奏明圣上,功名可立。哪位替我出力?”胜爷说着话,面有难色。说话之间,闪出了血心热胆的美英雄黄三太,说道:“恩师不要为难,弟子三太愿往。”道爷说道:“不是我拦你,你有刚无柔,有勇无谋,你去必然坏事。”三太刚要还言,胜爷向三太-摆手,三太面带惭愧而退。聋哑仙师说道:“胜施主,你再问问吧。”胜爷又问了一次,闪出来雪亮眼透明心的小侠客萧银龙说道:“胜三伯父,小侄男可能前往吗?”胜爷闻听,观看萧三侠,萧三侠未及答言。银龙说道:“我去有三可,黄三哥去不得。我并不是比我黄三哥的武艺强,我能见机而作,不致暴烈,又不致示弱于人。老寨主既是大明朝末科武状元,听王师兄说已七十余岁之人,必不能见人就杀,我全凭三寸之舌,决不能有危险。设遇不幸,一则为救钦差,得回官印;二则为我胜三大爷,与孟二伯父,及我天伦的官司,虽被害,亦值得了;我若无事,平安而归,也可名扬天下。我意已决,前三年我十四岁,探莲花湖受险,未遭其害,萧金台大闹群英会也没有死,大概我不是短命鬼。像二伯父与我天伦,你们三位能成为三侠,若前怕狼后畏虎,焉能有侠客之名?”银龙语毕,大伙议定,就叫银龙前去。天至晚晌,银龙叫道:“三大爷,请你预备好了名帖吧,明天小侄男起身。”胜爷点头应允,银龙遂出北上房,回归东厢房而去。
一夜无书,第二日清晨,小英雄起得身来,换了新衣服,喝茶吃点心完毕,转身形来到北上房。胜爷此时漱口喝茶,银龙叫道:“胜三伯父!你将名帖与小侄男吧。”胜爷将三张名帖递与小英雄,小英雄接过名帖,夹在靴掖之中,笑嘻嘻的说道:“小侄男走了。”胜三爷低头无语,萧、孟二位侠客不忍卒视,各以袍袖拂面。小英雄迈步出离上房,来到大门过道,有黄三太、贺照雄、张茂龙、杨香五等在后面跟着相送,出离了菊花村西。走出有二里余,有一片大松林,再向西二里余,就是九龙山的东河坡。萧银龙在松林前止步说道:“众位兄长,岂不闻送君千里,必有一别?快请回吧。”黄三太叫道:“萧贤弟多多保重。”语时面带戚容。萧银龙叫道:“三哥!胆小不得将军做。我若遭不幸于九龙山,美名留于千载,虽死犹生。大丈夫若生不成名,与死何异?明天后天小弟若不能回来,必然是被他们所害,小弟死后若有魂灵,必然与众位弟兄托梦以告九龙山之事。小弟若平安无事回来,依然共在一处。众位兄长请回吧,小弟下帖去了。”美英雄语毕,转身形向西北而去,黄三太等以目相送,小英雄头也不回走下去了,三太等悻悻而归。
小英雄走出三里之遥,来到九龙山的河坡,眼睛乱转。一看山的形势,是山连水水连天,大江一道,波浪花打起来多高;向西一看,黑压压峻岭高峰。小英雄看了看山形,复顺大江的东岸向北去,走出约有二里之遥,有摆渡船只不计其数,小侠客站在码头之上,水手问道:“少爷雇船吗?”银龙说道:“正是。”水手说道:“你上哪儿去?”小英雄说道:“我去九龙山。”船家摇头说道:“不去,不去。”小英雄再向前走,连问了五六个船家,俱都不去。萧银龙将杏核眼一转,在河沿上踟蹰,看见距河坡两三丈远,有两只渔船,两个人摇橹,两个人撒网打鱼;再看三五丈远,也是两只渔船,每船上站立四个人,再向西一看,一排排净是打渔船。船上的人都是蓝油布的裤褂,挽着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