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寨放火,烈焰冲天,好不利害。马如等见了寨中火起,不敢回寨,只顾冲围。雁翎见大寨失火,吃了一惊,回身杀入。当头遇一羌将铁盔铁甲,青脸红须,手持狼牙大棒,乃是大将海公清挡路。雁翎也不答话,抡刀就砍,海公清架铁棒来迎,杀在一处。碧宝康见了,调兵围住,亲舞双锤,前来助战,大叫道:“不要放去了雁翎!”
大小羌兵枪刀剑戟一齐上,把雁翎围在垓心。这雁翎一口刀格去棒、架过锤、盖住戟、扫去枪,斗了六十回台,只见四面羌兵越发多了,料难取胜,按一刀来抢大寨。碧宝康、海公清紧紧追赶。雁翎撞入重围,只见大寨已乱,马如等正在冲围。雁翎大叫道:“我来也!”马如等见主将无心恋战,调动人马随雁翎冲围不住,投东围东,投西围西,八千人马,怎敌那十万羌兵?又杀得神嚎鬼哭。雁翎领众将败下去了。碧宝康紧紧追赶。雁翎等且战且走,走了一夜,八千兵折了一半。雁翎道:“自从出兵,未有今日之败!”正行之间,一将拦路,乃是王平德。章清路上遇见,听得大寨已失,赶上路来,却好遇见雁翎。王平德任把上项事说了一遍。雁翎大叫一声,拔剑自刎,左右救住,方才罢了。正是:内无接应将,外有追赶人。雁翎道:“进退无门,怎生是好?”哼都道:“离回雁峰四百里,有座隐军山,内有八百里的山路,可以栖身。曾有强人在内立过寨子,山路曲折,官兵难行,不如且去安扎,再作道理。”雁翎没奈,只得调动残兵,连夜进山落草去了。下文自有交代。
再言碧宝康夺了大寨,便将得胜鼓打起来取落雁关,令阿么花、耶律兰领兵去攻三关,自领大兵来攻落雁关。三军浩荡,不一时到了关口,四面围住攻打。关内兵微将寡,怎生迎敌?守关偏将商议道:“雁翎已败,不知下落;刁龙不来救,万一攻破,也足一死,不如开关降了倒好。”遂开了关,迎羌兵入内。
碧宝康得了落雁关,连夜来取北狼三关。阿么花等领兵一万,扣关下寨。早有流星探马报上关来,刁龙吃了一惊,一面下令守关,一面连夜申表告急。那西隘关乃是有名大关,左右两山,中间一条路,城高池阔,急切攻打不下。这且不表。
单言告急文书连夜来京,投到吏部,标本官收到。那刁国舅见了边报,又见了家书,雁翎失救而败,不知下落。刁发大喜,心生一计:“只好说雁翎降羌,我便奏拿他的家属,岂不绝了他后!也罢,待我暗下本章,传出谣言,再奏便了。”遂叫几个家人在街上传说雁翎兵败阵羌了。那众口相传,第二天满城都说雁翎降羌了。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那雁府家人得了消息,忙报夫人、公子知道。夫人一听此信,心中一急,大叫一声,跌倒在地。正是:无端口舌将人害,吓坏少离少信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