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6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2092 字 1个月前

了一只眼。这大概是鱼的报复吧。

望蔡令

梁孝元在江州时,有人为望蔡县令。经刘敬躬乱,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击杀,屏除像(“像”字据明抄本补。)设,铺陈床座,于堂上接宾客。未杀之顷,牛解,径来至阶而拜,县令大笑,遂令左右宰之。饮噉醉饱,便卧于檐下,及醒,即觉体痒,爬搔隐疹,因而成癞,十许年死。(出《颜氏家训》)

梁孝元帝在江州的时候,有一个人任望蔡县县令,经刘敬叛乱,县衙被焚烧了,县令寄住在一座寺庙里。百姓用牛和酒作礼物送去,县令让人把牛杀了,拆除了佛像和其它陈设,铺床安凳,就在厅堂上接待起宾客来。而那条牛还没有被杀的时候自己解开绳索一直走到台阶下下拜请求免死,县令感到很可笑,就命令左右把牛杀了。酒足饭饱,县令躺在屋檐下休息,不知不觉睡了一觉。等醒了以后觉得浑身发痒,抓搔一阵好象出疹子似的,后来变成癞疮,十多年后死了。

僧昙欢

后周武帝时,敷州义阳寺僧昙欢有羊数百口,恒遣沙弥及奴放于山谷。后沙弥云:“频有人来驱逐此羊。”欢乃多将手力,自往伺之。后见此人,立于东岸树下,遥谓欢曰:“汝之畜养猪羊,其罪最甚,不久自知,何劳护惜。”欢骤马绕谷就之,而觅不见。少时灭法教,资财并送官府,公私牵挽,并皆分散。欢还俗,贫病而死。(出《广古今五行记》)

后周武帝时,敷州的义阳寺有个和尚叫昙欢,他有几百只羊,每天都派小和尚和寺里的雇工到山谷中放牧。后来,有个小和尚说:“经常有个人来驱赶我们的羊。”昙欢觉得蹊跷,有一天多带了几个人,亲自去看一看。果然看见有一个人站在东岸的大树下,很远就对昙欢说:“你当和尚的畜养猪羊,罪过太大了,你不久的将来就会知道。何必还费力护卫呢”昙欢听了很生气,驱马绕过山谷想找他理论,但到了那地方根本找不到踪影。过了不长时间,朝廷取缔佛教,财产也被没收,公私的事也牵扯不清,资财被分净光。昙欢被迫还俗后,因贫病而死。

释僧群

释僧群,清贫守节,蔬食持经。居罗江县之霍山,构立茅屋,孤在海中。上有石盂,水深六尺,常有清流。古老相传,是群仙所宅,群因绝粒。其庵舍与石盂,隔一小涧,常以木为梁,由之以汲水,年至一百三十。忽见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群将举锡拨之。恐有转伤,因此回归,遂绝水数日而终。临终,谓左右曰:“我少时,曾折一鸭翅,验此以为报也。”(出《高僧传》)

释僧群清贫守节,仅吃蔬菜等素食,住在罗江县霍山上,自己修建茅屋,在海中孤独地住着。他的住处山上面有个大石盂,盂中的水深有六尺,平常有清清的溪流流出来,这个地方风景秀丽,古时相传,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僧群于是也不食人间烟火了。他的房屋到石盂中间隔着一条小山涧,平常用一根木头作小桥。过了小桥到石盂去打水,已经一百三十年了。这一天也太巧了,忽然看见一个折了翅膀的鸭子,舒展着翅膀挡在桥头。和尚想用锡杖把它拨走,又怕伤害了它,没办法只好回去。这样和尚断了水几天就死了。临死的时候对左右的人说:“我少年的时候,曾经折断了一只鸭的翅膀。”发生这件事就是报应啊。

竺法惠

竺法惠,本关中人,方直有戒行。行至嵩高山,忽谓弟子法昭曰:“汝过去时,折一鸭脚,其殃即至。”俄而昭为人所掷物折脚,遂永疾废焉。(出《高僧传》)

竺法惠和尚,本来是关中人,为人耿直道行很高。有一天走到嵩高山,忽然对身边的弟子法昭说:“你过去曾折断一只鸭脚,这事带来的灾祸就要来了。”不一会法昭就被别人扔的东西折断了小腿,于是造成了终生残疾。

冀州小儿

隋开皇初,冀州外邑中,有小儿,年十三,常盗邻卵,烧煨食之。翌日侵旦,有人叩门,呼此儿声。父令儿出应之,见一人云:“官唤汝。”儿曰:“呼我役者,入取衣粮。”使者曰:“不须也。”因引儿去。村南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