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4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583 字 1个月前

卜算。”普严把这事告诉了同学法义。在安帝义熙十三年的时候,法义在嵩山的庙里的一个石坛下面,果然找到了璧玉三十二枚。后来有天下三十二世,相继共有八个皇帝,共享帝位六十年。

宋孝武帝

宋元嘉七年五月,武陵洪水,善德山崩。两石高丈余,如人,雕刻精奇,形备古制式。占者云:“武陵出天子。”其时八月,孝武始诞后宫。十五年,封武陵王,三十年即帝位。(出《洽闻记》)

南朝刘宋元嘉七年的五月,武陵发大水,善德有大山崩裂,剩下了两块一丈多高的大石头,象人的模样。雕刻的十分精细奇巧,形体非常完备是古代刻制的式样。有个会卜算的人说:“武陵这个地方出天子。”那年的八月,孝武帝在后宫出生了。十五岁被封为武陵王,到三十岁就做了皇帝。

宋明帝

南朝宋明帝自序云:“予初封湘东王,居侍中卫尉府。孝武皇帝为予(“予”原作“子”,据明抄本改。)置萧惠开宅邸,经营方始,凿池,获赤玉一枚,色如练朱,半圆半方,重五斤,光润如莹。世祖崩,少帝继位,予自姑熟入朝,居西邸。少帝狂暴,恶闻直言,醉为非法。予骤谏之,大怒,乃使仗士防守。左右文武,悉惊怖奔走,西邸遂空。于是百姓悉入邸,适意取物,纤毫毕尽。至夜,少帝醉醒,意颇解释。明日,左右文武方还,予于是不喜居于西邸。历阳太守建平王景素,私起宅于建阳门外,始成,予别觅一宅换之,少帝许焉。予自西邸移新宅,新宅在清溪西,旧邸今湘宫寺。河洛谶日:‘灵曜豫见东南隅。’予二邸皆处宫城之东南,且在巽(“巽”原作“吴”,据明抄本改。)地,盖天应也。”(出《宋明帝自序》)

南朝宋明帝自述说:“我当初被封为湘东王,住在侍中卫尉府。孝武皇帝给我在萧惠建了个住宅,刚开始建造,挖池,获得了一枚红色的宝玉。颜色就象红色的布帛,半圆半方,有五斤重,光华润泽闪闪发光。世祖死了,少帝继承了王位,我从姑熟进入朝廷。住在西面的宅院里。少帝性情狂暴,讨厌听到直言的话,喝醉了酒做了非法的事,我急忙劝谏他,他却非常气愤,就让人拿着木杖严加防守。左右文武都惊慌恐怖逃走了。西面的住所就空荡无人了。于是老百姓全都进入了西宅,随意的抢夺财物,一丝一毫也没有剩下。到了晚上,少帝酒醒,再三解说劝慰,左右文武才返回来。我从此不喜欢住在西宅。历阳太守建平王景素,在建阳门外自己建起了一个住宅,刚建成,我就另外找了一个住宅跟他换,少帝允许了。我就从西宅搬进了新的住宅。新宅在清溪的西面,旧宅是现在的湘宫寺。河洛预言说:‘神灵七曜都出现在东南角。’我的两处住宅都处在宫城的东南面,并且在吴地,这大概是上天的安排吧?”

齐太祖

齐太祖在淮阴,理城堑,掘得古锡九枚,下有篆书,荀伯玉诸人皆不能识。时纪僧贞独言曰:“何须辨此久远之物。锡而有九,九锡之征也。”帝喜而赏之。(出《谈薮》)

南朝齐太祖在淮阴时,疏理护城壕沟,挖到了九枚古锡器,下面还刻有篆字,荀伯玉等人都不能认识写的是什么字。当时纪僧贞独自说:“不须罢辨认这久远的东西,古锡器有九枚,这是帝位稳固的征兆。”皇帝听后十分高兴而赏识他。

北齐神武

北齐神武,少曾与刘贵、贾智为奔走之友。贵曾得一白鹰,猎于沃野,见一赤兔,每搏辄逸,遂至迥泽。有一茅屋,兔将奔入,犬噬之,鹰兔俱死。神武怒,以鸣镝射犬,犬毙。屋中有二大人出,持神武衣甚急,其母目盲。曳杖呵二子:“何故触大家?”因出瓮中酒,烹羊以饭客。自云有知,遍扪诸人,言并“当贵”,至神武,曰:“皆由此人。”饮竟而出。还更访问之,则本无人居,乃知向者非人境也。由是诸人益加敬异。(出《三国典略》)

北齐神武帝,少年时曾和刘贵、贾智为打猎时相识的朋友。刘贵带着一只白鹰在沃野上打猎,看见了一只红色的兔子。每次捕捉,兔子总是跑掉,于是白鹰就直追兔子到了大泽里。这时有一座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