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官。为人所告,系御史台。儦未系之前年九月,儦与嬖姬夜坐堂下,有流星大如盎,光明照耀,坠于井中,在井久犹光明。使人求之,无所得。儦惧出宅,竟徙播州。儦殊不意,行至凤州,疽背裂死。(出《纪闻》)
唐朝太子仆通事的舍人王儦。肃宗重登皇位后被降官。因为被人告发,囚禁在御史台。王儦未被囚禁的前一年九月,一天夜晚他与宠爱的妾在堂下坐着,有一颗象盎那么大的流星,光明耀眼,坠到井里,在井里很长时间还很亮。派人到井里寻求,什么也没有。王儦害怕出了宅院。囚禁流徙到播州,但他却没有想到,走到凤州,背上生毒疮崩裂而死。
崔 曙
唐崔曙举进士,作明堂火珠诗赎帖。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当时以为警句。及来年曙卒。唯一女名星星。人始悟其自谶也。(出《本事诗》)
唐朝崔曙考中进士。作明堂火珠诗赎帖。诗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当时认为是警句,等到来年崔曙死了,只剩下他的一个女儿名叫星星。人们才领悟他自己的预言。
元 载
唐元载为相时,正昼有书生诣焉。既见,拜语曰:“闻公高义好士。”辄献诗一篇,以寄其意。词曰:“城南路长无宿处,获花纷纷如柳絮;海燕衔泥欲作窠,空屋无人却飞去。”载亦不晓其意。既出门而没。后岁余,载被法家破矣。(出《通幽录》)
唐朝元载作宰相时,大白天有一个书生来求见。接见后,那书生参拜后说:“听说你品格高尚,仁德而喜欢有才能的人。我就献诗一篇,用来寄托我的敬意。诗是这样的:‘城南的路长没有住宿的地方,荻花飘飞好象柳絮。海燕衔泥想要作窝,空屋里没有人又飞走了。”元载不明白他的用意。书生出了门就不见踪形了。后来过了一年多,元载被法办其家也破败了。
彭 偃
唐大历中,彭偃未仕时,尝有人谓曰:“君当得珠而贵,后且有祸。”寻为官得罪,谪为澧州司马。既至,以江中多(“多”原作“名”,据明抄本改)蚌。偃喜,以为珠可取。即命人采之,获蚌甚多。而卒无有应。及朱泚反,召偃为伪中书舍人。偃方悟得珠乃朱泚也。后诛死。(出《宣室志》)
唐朝大历年间,彭偃未作官时,曾经有人对他说:“您会因得到珠而富贵,后来就会有灾祸。”不久他作官有了罪过,被贬官作澧州司马。到了澧州,因江里的蚌很多,他很高兴,认为可以取珠了,立即命人采蚌,结果采到很多。然而以前那句话并没有应验,等到朱泚造反,召彭偃作伪中书舍人,他才领悟得珠是朱泚。后被杀死。
刘 淝
唐贞元中,淮西用兵。时刘淝为小将,每捉生蹋伏,淝必在数,前后重创,将死数四。后因月黑风甚,又令捉生。淝愤激深入,意必死。行十余里,因坐将睡。忽有人觉之,授以双烛,曰:“君方大贵,但心存此烛在,即无忧也。”淝后拜将,常见烛影在双旌上。后不复见烛,乃舆疾归京卒。(出《酉阳杂俎》)
唐朝贞元年间,淮西有战事。当时刘淝仅是一名小将,每次潜伏捉俘虏,淝必定在里面,前后多次受重伤,有四次将近死亡。后来又一次因为月黑风大,又命令他去捉俘虏。淝很气愤激动,深入敌后,心里想这次必死无疑。走了十多里,因为疲乏坐着休息刚要睡,忽然有人叫醒他,给他两支蜡烛,说:“你将有大贵,但心里要想着这两支烛在,就没有什么忧患。”刘淝后来提升为大将,常常见到烛的影子在双旗上。后来不再见到烛了,就得病回到京城死了。
韩 滉
唐丞相韩滉自金陵入朝。岁余后,于杨子江中,有龟鳖满江浮下,而悉无头。当此时,滉在城中薨。人莫知其故。(出《戎幕闲谈》)
唐朝的丞相韩滉从金陵入朝。一年多后,在扬子江中,有龟鳖满江飘浮流下。正在这时,韩滉在城中死了。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