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3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0154 字 1个月前

了?幸好我在这里,必然替你作出安排。”李敏求说:“我到这里,并没有人传呼。”柳澥沉吟一会说:“这必然是你命该到此,但是应该快点回去。”李敏求说:“我贫困潦倒,你在这里执掌大权,不能帮助我改变一下命运吗?”柳澥说:“假如你在阳间当官,难道可以假公济私吗?如果有这样的企图,被处罚贬官是不能逃避的。但是你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命运,我倒可以帮忙。”于是命令旁边一个穿黄衣服的官员说:“带领李二郎去曹司,简单给他看一下三年的情况。”李敏求跟随穿黄衣服的官员走出去,经过大厅东面,进入另一个院子里。院子四面都有房子,约六七间,窗户全都开着,满屋都是大书架,放满黄纸或白纸的书和帐簿,上面都有标签,也不知道一共有多少册。穿黄衣服的官员走到一个书架前,抽出一册帐簿,翻到一面,反折过去,只漏出十几行字让李敏求看。上面写的是:“李敏求到大和二年,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的五月,得到二百四十贯钱。”旁边还注着红字,内容是:“这笔钱从伊宰卖庄院所得钱中支付。又过三年得官,任职的地点是张平子。”看到这里,穿黄衣服的官员将帐簿合上。李敏求恳求把其余的部分看完,穿黄衣服的官员不同意,将他领出来。他们经过一个大门,门扇半开,李敏求伸头往里看,见也是四面大房子,屋子里都有床,上面有铜印数百颗,并且夹杂着长着红色斑点的蛇,大大小小有几百条,再没有别的东西。李敏求问穿黄衣服的官员:“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穿黄衣服的官员笑着没说话。回到柳判官那里,柳澥对李敏求说:“不是好朋友我不能让你看到这些,我真想留你多呆一会儿,又怕耽误了你回去的大事。”同他握手告别,又对他说:“这里很难得到扬州的毡帽,回去后请你送给我一顶。”然后对张岸说:“你带一两个人,骑马送李二郎回去,不许随便乱走乱看,以免惊动他不认识的人。”李敏求走出官署的大门,骑上借来的马,马快如风,两个人在前,张岸指引方向,一会儿跑到一个地方,天地一片漆黑,张岸说:“二郎保重。”李敏求觉得似乎被推落到大坑里面,随即便醒了。过一会儿天亮了,自己仍然在昨天晚上坐着发愁的旅店里。李敏求从此不再有考取功名的想法。几个月以后,贫穷饥饿处境更加困难,几年前,伊慎的几个儿子曾经请求李敏求作他们的妹夫。当时他考取功名的心切,所以没有同意。这时又有人对他提出这件事,李敏求很痛快地答应了,不出十几天就结婚了。伊家有五个女儿,四个早已嫁人,李敏求的妻子是最小的一个。她的哥哥伊宰刚刚把城南的一个宅院卖了,得了一千贯钱,全都分给了五个妹妹。李敏求已经结婚,便领了二百贯。四个姐姐说:“妹妹最小,李郎又穷,我们每人再拿十贯资助你们。”于是李敏求正好得到了二百四十贯钱。李敏求原来有低级官员的职务,长时间得不到升迁,这一年,就用这笔钱来参加上司选拔。第二年春天,被任命为邓州向城县尉。到任几个月后的一天,他没事到县城外游玩,在一片残垣废墟和荆棘丛生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代的石碑,文字磨损得看不清了。李敏求叫人把上面的青苔除掉,仔细辨认,看出上面刻的篆字是:“晋张衡碑”,因此明白了,“任职的地方是张平子”这句话是多么准确啊!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敏求突然死了,被两个穿黄衣服的人摄去,来到一座很大的官署,他悄悄往里面一看,马植在里面,穿着一件短衣服,坐在地上吃饭,屋子周围全是书架。马植早就考中进士,同李敏求的关系很好。李敏求突然进去说:“你怎么在这里?”马植非常惊讶,不愿和他相认,回过头面向墙壁。李敏求说:“没什么事。”于是马植才坐得自然了。李敏求问:“你这里是管什么事的?”马植说:“人们应得的钱物,按年支付。”李敏求说:“今天既然见面了,就是天意,我要知道一年收入多少钱?”马植便找到一大本帐簿,黄色的纸张,贴有标签,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卢弘宣每年两千贯”翻过几张到李敏求,上面用朱笔写着:“年三百贯,以伊宰卖宅院的钱支付”。李敏求说:“刚才那个人的钱够多的了,幸好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