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冲善棋通神,号为二绝。(出《名画记》)
杨子华,北齐人,世祖时,官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杨子华曾经在墙壁上画马,夜里听听,壁上有马咬齿长鸣,好象在吃啮水草。杨子华在白绢上画龙,展开后,则有云气萦集在白绢上面。世祖非常看重杨子华,让他住在宫内。当时世人称杨子华为“画圣”,没有世祖的御诏,他不得为别人作画。当时,北齐还有一个人叫王子冲,擅长围棋棋艺高超,似有神助,当时的人称他们为“二绝”。
刘杀鬼
北齐刘杀鬼与杨子华同时,世祖俱重之。画斗雀于壁间,帝见之,以为生,拂之方觉。常在禁中,锡赉巨万。任梁州刺史,名见北齐书。(出《名画记》)
北齐有个人叫刘杀鬼,是杨子华同一时期的人,世祖对他们二人都很看重。刘杀鬼在墙壁上画《斗雀图》,世祖看见了,以为是活雀呢。用手擦试一下,才觉出是画的。刘杀鬼经常出入宫中,世祖还常常赏赐他价值巨额的财物。刘杀鬼官任梁州刺史,他后来被收入《北齐书》中。
郑法士
隋田杨与郑法士同于京师光明寺画小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面。是称“三绝”。杨以簟蔽画处,郑窃观之,谓杨曰:“卿画终不可学。何劳障蔽?”郑托以婚姻,有对门之好,又求杨画本。杨引郑至朝堂,指以宫阙衣冠、人马车乘曰:“此是吾之画本也。”由是郑深伏。光明寺改为大云寺,在长安怀远里也。(出《名画记》)
隋朝时,有田生杨生,跟郑法士一同给京都光明寺画小塔。郑法士画东壁北壁,田生画西壁南壁,杨生画外边四面墙壁,当时人称他们为“三绝。”杨生用竹席遮蔽画画的地方,郑法士偷偷看了后,说:“你的画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为什么还劳动你用竹席将它遮蔽起来呢?”后来,郑法士跟杨生结为姻亲,关系进了一层,求着要杨生的绘画范本。杨生带着郑法士到皇帝的宫殿门前,指着宫殿车马、来往行人的衣着穿戴说:“这就是我的绘画范本啊!”从此,郑法士深深折服杨生。后来,光明寺改名为大云寺,它位于长安城的怀远里。
阎立德
唐贞观三年,东蛮谢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以金络额,毛帔以裳,为行滕,著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治致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集其事为《王会篇》。今圣德所及,万国来朝。卉服鸟章,俱集蛮邸。实可图写贻于后。以彰怀远之德。”从之,乃命立德等图画之。又赵郡李嗣真《论画》,其上品之第三,序右相博陵子阎立本,洎其兄工部尚书大安公立德之画曰:“大安博陵,难兄难弟。自江右陆谢云亡,北朝子华长逝,象人之妙,实为中兴。至如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序位,折旋矩规,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莫不尽该豪末,备得精神。”(出《谭宾录》)
唐太宗贞观三年,东蛮人(按少数民族)谢元深到京城朝见皇帝。他戴着黑熊皮做的帽子,用金丝络额,穿着用毛皮做的衣服,绑裹腿,穿鞋。中书侍郎颜师古上奏皇帝说:“从前,周武王治理国家达到太平盛世,边远的国家都来归顺求和。周朝的史官就将这些事情为武卫编纂在一起。现在,凡是皇上的恩德所施到的地方,许多国家都来朝拜修好。来朝拜的使臣中,穿着用絺葛做的衣服上面绣着鸟形花纹的,都住在蛮(按: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的统称)馆里,实在有必要将这些使臣绘图画像留给后人,用来张扬我朝恩施边远的德政。”太宗皇帝批准了这一奏请,就让阎王德等人为这些蛮邦使臣绘图画像。又有赵郡人李嗣真在他的《论画》一书“上品第三”中,论到右相博陵子阎立本和他的哥哥工部尚书大安公阎立德的画时说:“阎立德与阎立本,难兄难弟,自从江北陆谢云死去,北朝杨子华去世,给表演各种技艺的人画像,他们兄弟二人可算是画得最好的了,实际上是使绘画又振兴起来。至于各国前来京城朝拜、献宝的使臣们的形像,为接待这些使臣所安排的仪式,以及这些使臣所展示的用鼻子饮酒、用头撞球等奇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