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
王肃造驱鼠丸,用铜做成的,白天黑夜不停地自己转动。
凌云台
凌云台楼观极精巧。先称平众材,轻重当宜,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恒随风摇动,而终无崩殒。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便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出《世说》)
凌云台建造的非常精巧。在建造这座楼台时,先把所有的材料,都称量平衡好,使它们轻重得当,然后再开始建造。这样。相互之间就连极轻微重量的负担都没有。凌云台虽然高峻,却常常随风摇动,而且竟然没有塌陷。魏明帝曹叡要登凌云台,却惧怕它那高耸入云,随风摇动欲倒的样子,就让另用大材支撑住它。不料这时,楼台却立刻倒塌毁坏了。当时有人评论这件事说:这是轻重力量不平衡造成的啊!
陈思王
魏陈思王有神思,为鸭头构浮于九曲酒池。王意有所劝,鸭头则回向之。又为鹊尾杓,柄长而直,王意有所到处,于樽上镟之,鹊则指之。
魏人陈思王常常有奇想,他制做了一柄鸭头形状的杓子,把它放在九曲酒池里,陈思王心里想让谁喝酒,鸭头就旋转到那个人的方向。陈思王还制做了一柄鹊尾形状的杓子,它的把又长又直。陈思王心中想到哪里,在酒杯上旋转杓子,鹊尾就指向哪里。
吴夫人
吴主赵夫人,赵达之妹也。善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为云龙虬凤之锦。大则盈尺,小则方寸,宫中谓之“机绝”。孙权常叹魏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作山川地势军阵之像。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江湖方岳之势,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乡。”列万国于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乃进于吴主。时人谓之“针绝”。虽棘刺木猴,云梯飞鸢,无过此丽也。权居昭阳宫,倦暑,乃褰紫绡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贵也。”权使夫人指其意思焉,答曰:“妾欲穷虑尽思,能使下绢帷而清风自入,视外无有蔽碍。列侍者飘然自凉。若驭风而行也。”权称善。夫人乃析发,以神胶续之。神胶出郁夷国,接弓弩之断弦者。百断百续,乃织为罗縠。累月而成,裁之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凉。时权尚在军旅,常以此幔自随,以为征幕。舒之则广纵数丈,卷之则可内于枕中。时人谓之“丝绝”。故吴有三绝,四海无俦其妙。后有贪宠求媚者,言夫人多耀于人主,因而致退黜。虽见疑坠,犹存录其巧工。及吴亡,不知所在。(出王子年《拾遗记》)
吴主孙权的一位夫人赵氏,是赵达的妹妹,擅长绘画。她的画精巧美妙,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达到她的水平。赵夫人能在手指中间,用彩丝织成云龙、虬凤图案的锦,大的一尺多,小的见方只有一寸,宫中称为“机绝”。孙权常常慨叹没能铲除魏、蜀两国,在行军打仗的空闲时间里,很想得到一位擅长绘画的人,能绘制出一幅有山川、地貌,供行军布阵用的图像来,赵达就把他的妹妹进献给孙权做了夫人。孙权让她绘制全国江湖、四方山岳的形势图,夫人说:“丹青的颜色,很容易退掉,不可能长久保存,我能刺绣。”于是,赵夫人把所有国家都绣在一块帛上,上面还绣着五岳、河海、城市及行军布阵的图案,然后把它献给了孙权。当时的人称它为“针绝”。虽然有用棘刺木刻的木猴、有公输班造云梯,有制作精美的风筝,但是没有比它更珍稀瑰丽的。孙权住在昭阳宫,忍受不了夏天的炎热,就卷起了紫绡幔帐,赵夫人看见后,说:“这还不够宝贵的。”孙权让夫人说明是什么意思,赵夫人回答说:“我要绞尽脑汁想出个好办法,让帷幔放下来时,清风也能吹进去,从外面看并没有什么遮挡、障碍,各位侍者也感到很凉爽,飘飘然仿佛驾御着轻风一路行走一般。”孙权说很好。于是赵夫人剖开发丝,然后用神胶把它们粘接起来。神胶出产在郁夷国,是用来粘接弓弩断弦的,不论断成多少段用神胶都能把它接上,特别有神效。赵夫人就用这经过剖制、粘接起的发丝织成绉纱。几个月后完工,裁剪缝制成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