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4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074 字 1个月前

“共甑分炊米,(米原作水,据明抄本改。)同铛各煮鱼。”为南人无情义,同炊异馔也,故思道有此句。吴人甚愧之。又卫尉卿京兆杜台卿,共中兵忝军清河崔儦握塑,十子成都,止赌一雉。卢思道曰:“翳成都,不过一雉。”儦又谓思道曰:“昨夜大雷,吾睡不觉。”思道曰:“如此震雷,不能动蛰。”太子詹事范阳卢叔虎有子十人。大者字畜生,最有才思。思道谓人曰:“从叔有十子,皆不及畜生。”叔虎、主客郎中泽之孙也。散骑常侍陇西辛德源谓思道曰:“昨作羌妪诗,惟得五字云:‘皂陂垂肩井。’苦无其对。”思道寻声曰:“何不‘道黄物(明抄本物作杨)插脑门。’”思道尝谓通直郎渤海封孝骞曰:“卿既姓封,是封豕之后。”骞曰:“卿(曰卿二字据明抄本补。)既姓卢,是卢令之裔。”(出《谈薮》)

北齐的卢思道出使南陈。南陈的国君让满朝的达官显贵跟卢思道在一起聚宴饮酒。宴席上,南陈国君提议用联句的方法作诗。有一位南陈的大臣先念出一句,乘机讥讽北方人。这句诗是:榆生欲饱汉,草长正肥驴。因为北方人用榆钱、榆叶和树皮粉成末放在面里一块吃,而南方的吴池不饲养驴,因此联出这句诗。卢思道听了后,提笔就联上一句诗:共甑分炊米,同铛各煮鱼。因为南方人无情无义,非常小气,在一个锅灶上做饭,却各吃各的,因此卢思道联上这句诗。在坐的吴人听了这句联诗后,都很不好意思。又有一次卫尉卿京都地区人杜台卿,跟中兵参军清河人崔儦玩掷点的赌博游戏,说好投掷十子只赌一只野鸡。卢思道在一旁说:“遮住成都(按:此处指蜀的成都。)只需一只野鸡!”崔儦有一次跟卢思道说:“昨夜雷声特别大,可是我睡得死,一点也不知道。”卢思道戏谑地说:“这样大的雷声,也没有使你这个冬眠的虫豸苏醒!”太子詹事范阳人卢叔虎有十个儿子,老大字畜生,最有才干。卢思道对人说:“我堂叔有十个儿子,都赶不上畜生(按:谐音‘牲’。)。”卢叔虎,是北齐王客郎卢中泽的孙子。散骑常侍陇西人辛德源对卢思道说:“我昨天写一首吟诵羌族老太太的诗,琢磨了一天只写出一句来:“黑色的陂巾陂在肩窝上(按:笔者认为“陂”,是“帔”的误写。)。卢思道接过来说:“何不接下来写黄色的饰物插在脑门上。”卢思道一次对通直郎渤海人封孝骞说:“你既然姓封,大概是大猪的后代吧。”封孝骞回敬道:“你既然姓卢,一定是黑狗的后裔了。”(按:封豕是大猪;卢是黑犬。)

石动筒

北齐高祖尝宴近臣为乐。高祖曰:“我与汝等作谜,可共射之。‘卒律葛答。’”诸人皆射不得。或云,是骮子箭。高祖曰:“非也。”石动筒曰:“臣已射得。”高祖曰:“是何物?”动筒对曰:“是煎饼。”高祖笑曰:“动筒射着是也。”高祖又曰:“汝等诸人,为我作一谜,我为汝射之。”诸人未作,动筒为谜。复云“卒律葛答。”高祖射不得,问曰:“此是何物。”答曰:“是煎饼。”高祖曰:“我始作之,何因更作。”动筒曰:“承大家热铛子头,更作一个。”高祖大笑。高祖尝令人读《文选》。而郭璞游仙诗,嗟叹称善。诸学士皆云:“此诗极工,诚如圣旨。”动筒即起云:“此诗有何能,若令臣作,即胜伊一倍。”高祖不悦。良久语云:“汝是何人,自言作诗胜郭璞一倍,岂不合死。”动筒即云:“大家即令臣作,若不胜一倍,甘心合死。”即令作之:动筒曰:“郭璞《游仙诗》云:‘青溪千余刃,中有一道士,臣作云‘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岂不胜伊一倍。”高祖始大笑。(明抄本“笑”下多七百四十八字,“至”高祖大笑动筒止,今据补。并将缺字用燉煌本(启颜录)校补。)道俗有疑,滞者,即论难议。援引大义,说法门,言议幽深,皆在雅正。动筒最后论议,谓法师曰:“且问法师一个小议,佛常骑何物。” 法师答曰:“或坐干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动筒云:“法师今不读经,不知佛所乘骑物。”师即问云:“檀越读经,佛骑何物。”答曰:“骑牛。”法师曰:“何以知。”“经云,世尊甚奇特,非骑牛。”座皆大笑。又谓法师曰:“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