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位博士:“孔子的弟子中贤达的有七十二人,其中有多少人已经戴冠(按:古人男二十可戴冠,意为长大成人。)?有多少人没有戴冠?”这位博士回答说“经传上面没有记载。”石动筒说:“先生读经传,为什么不理解呢?孔老夫子的七十二位贤达弟子中,已戴冠的有三十人,没戴冠的有四十二人。”这位博士问:“你根据那篇经书得到这个答案的。石动筒说:“《论语》上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啊。‘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啊。加在一块,难道不是七十二人吗?”在场的人听了后,都捧腹大笑。这位博士再也没话可讲了。
徐之才
齐西阳王高平徐之才博识,有口辨。父雄,祖成伯,并善(明抄本善下空一字,按《北齐书》徐之才传,疑当是“医”字。)术世传其业。纳言祖孝征戏之,呼为“师公”。之才曰:“即为汝师,复又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孝征仆射莹之子。之才尝以剧谈调仆射魏收。收熟视之曰:面似小家方相。”之才答曰:“若尔,便是卿之葬具。”(出《谈薮》)
北齐西阳王属下高平县人徐之才博学多识,能言善辩。徐之才的父亲徐雄、祖父徐成伯,都擅长医术,世代相传。主管出纳王命的官员祖孝徵开玩笑地叫徐之才的父亲为“师公”。徐之才说“即是你的老师,又是你的父亲。尹、父、师,立时就占了两项啊!”祖孝徵,是仆射祖莹的儿子。一次,徐之才用长篇宏论来戏谑仆射魏收。魏收盯盯地看了他一会儿,说:“看你这长相,活象个小户人家供奉的驱除疫鬼的方相神灵。”徐之才回答说:“果真如此,我便是让你死亡的恶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