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3 / 9)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4946 字 1个月前

唐朝人邓玄挺来到寺院烧香拜佛,跟寺里的僧人们到菜园里观看他们种菜。看到车水的水车上一个换一个地连放着木桶,是这些小木桶从井中将水汲上来。邓玄挺问僧人:“法师们亲自踏水车,一定是非常辛苦啦?”僧人们回答说:“分派仆役们来啦。”邓玄挺应声问:“法师们如果不是亲自来踏,用这么多木桶干什么?”僧人们听了后感到很愕然,经过思索,才知道是邓玄挺将木桶误认为“幪秃”(按:幪为头巾。)还有一次,邓玄挺与谢佑一块儿射箭。起先,邓玄挺认为自己是能手。待到互相比赛时,他射了几十只箭,都没有射中箭靶子。谢佑说:“一定是箭不好使,从来没射过这么差。”邓玄挺应声回答说:“只须责怪射箭的人技艺不高,为什么怨箭不好呢?”在场的人都欢呼雀跃,认为邓玄挺反映敏捷,擅长机辩。权玄福任萧机,被派遣为郎中员外,很长时间了才让他上任。有位郎中家厅前有一株临阶枣树,长出一株小枣树,是从砌台阶的砖缝中拱出来的。谁见了都感到惊奇。邓玄挺当时正任员外郎,说:“这株枣树不惧怕萧机,于是专门从砖缝中拱出一株小枣树来。”兵部侍郎韦慎身材极其矮小,当时的同事们都戏称他为侏儒。邓玄挺刚刚被授予员外郎后,郎中员外们都来看望他。韦慎自谦地说:“我为人庸俗鄙陋,滥竽充数也任个郎官。以你的杰出才干,应当更上一层任个绿袍员外。”邓玄挺立即回答说:“绿袍员外有什么资格可以比得上你这个侏儒郎中呢!”在场的人们听了后,都哈哈大笑。

元福庆

唐元庆福,河南人,拜右台监察。与韦虚名、任正名、颇事轩昂。殿中监察朱(“朱”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评之咏曰:“韦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可怜元福庆,也学坐痴床。”正名闻之,乃自改为俊且强。(出《御史台记》)

唐朝人元福庆,是河南人氏,官任右台监察。元福庆跟同任右台监察的韦虚名、任正名,都气宇轩昂、精神饱满,风度不凡。殿中监察朱评之写诗赞美他们三人说:韦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可怜元福庆,也学坐痴床。任正名听说这首诗后,自己将与他的那句也学坐痴床改成“也学俊且强。”

尚书郎

尚书郎,自两汉已后,妙选其人。唐武德真观以来,尤重其职。吏兵部为前行,最为要剧。自后行改入,皆为美选。考功员外专掌试贡举人,员外郎之最望者司门都门。屯田虞水,膳部主客,皆在后行,闲简无事。时人语曰:“司门水部,入省不数。”角觝之戏,有假作吏部令史与水部令史相逢,忽然俱倒。良久起云:“冷热相激,遂成此疾。”先天中,王上客为侍御史,自以才望清雅,妙当入省,常望前行。忽除膳部员外郎,微有怅惋。吏部郎中张敬忠戏咏之曰:“有意嫌兵部,专心取考功。谁知脚踜蹬,几落省墙东。”膳部在省中最东北隅,故有此句。(出《两京新记》)

尚书郎,是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官员。自两汉以后,皇上精心挑选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选。到了唐朝,从开国皇帝李渊、唐太宗李世民起,尤其重视这个官职的人选安排。唐朝定下来的体制,尚书省下属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六部。吏部、兵部为前行,是最为重要的官职。从刑部、工部后行迁任兵部、吏部前行,都是最好的升迁。至于考工员外,是专门掌管科试举荐官员升迁、降罚的官员,员外郎中最让人仰慕的是司门、都门。主管屯田垦荒的官署,主管山川林泽的民署,以及主管祭器、酒膳、外交等官署,均属后行。平常日子闲散、怠慢,一点事情也没有。当时人都说:“掌管城门、巡道的,和掌管水道漕运的,升入尚书省的不计其数。”百戏里,有表演吏部的办事员与水部的办事员相遇,忽然都跌倒在地上。过了好长时间才站起来,说:“冷热相互冲击,于是就跌倒了。”唐玄宗先天年间,王上客任侍御史,认为自己才干声望都很高,一定会被精选到尚书省,而且盼望进入前行。突然任命他为膳部员外郎,因此王上客略略有些惋惜、惆怅。吏部郎中张敬忠知道这件事后,写了一首打油诗,来戏谑王上客。这首诗是这样的:有意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