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3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224 字 1个月前

,也不想穿东门而让人相送,天地为一统,万物任逍遥。两侧的树枝掩映,松林间的小路深幽,这还何必再踏足于天上,心驰于太古呢?偶有所得,写“思归”绝句一首,寄于友人,法友将有幸提早知道它的深妙意趣。诗写道:“官场中杂事纷纭,没有一个闲暇的日子,象浮游的生物一样随着水流慢慢地飘动,又象是飘浮的云彩。已经打算好了要退休回去当平民的计划,等我到了庐山的五老峰前你就会听说的。”僧灵彻酬答道:“年老无事自然天天闲着,旧衣草座也生活得很好。每次相见都讲要卸职休官的事,可是至今也没在山野的树林下见到你。”

苏 芸

岭表多假吏,而里巷目为使君,而贫窭徒行者甚众。元和中,进士苏芸南地淹游,尝有诗云:“郭里多榕树,街中足使君。”

岭南之地有很多伪装的假官,百姓们都把他们看做了真使官,因为那地方贫困的行人到处都有。唐元和年间,进士苏芸到岭南去游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诗中曾写道:“城里有很多的榕树,街中有很多的使官。”

李 寰

唐李寰镇晋州,表兄武恭性诞妄。又称好道,及蓄古物,遇寰生日。无饷遗,乃箱擎一故皂袄与寰,云:“此是李令公收复京师时所服,愿尚书功业,一似西平。”寰谢之。后闻知恭生日,箱擎一破弊幞头饷恭曰:“知兄深慕高真,求得一洪崖先生初得仙时幞头,愿兄得道如洪崖。”宾僚无不大笑。(出《因话录》)

唐朝时李寰镇守晋州。他的表兄武恭性情很怪诞,自称喜好道教,愿意收藏古物。遇到李寰过生日,他没礼物相送,便用箱子端着一件破旧的黑棉袄送给李寰,说:“这是李令公当年收复京城时穿过的,我送与你,是希望你的功业象当年平息战乱一样显赫。”李寰对他表示感谢。后来李寰也听说了武恭的生日,便用箱子端了一条破头巾送给他,说:“知道兄长深深仰慕高真,因而求得一条洪崖先生当初成仙得道时用的头巾,希望兄长能象洪崖一样成仙得道。”宾客们无不大笑。

王 璠

唐王璠,自河南尹拜右丞。除书才到,少尹侯继有宴,以书邀之。王判书后云:“新命虽闻,旧衔尚在。遽为招命。堪入笑林。”中京(《玉泉子》中京作“洛中”)以为语柄。故事:少尹与大尹,游宴礼隔,虽除官,亦须候止敕也。(出《因话录》)

唐朝时王璠由河南尹迁授尚书省右丞,任命书刚到,少尹侯继便要设宴请客,他写了一封书信邀请王璠。王璠看过信道:“新任命的事仅是刚刚听说,原来的官衔还在么,送信的只是打个招呼,真可以载入笑林了。”京城的人都把此事当做话柄。按当时惯例,小尹和大尹,在一般交往的宴席上,必须以礼相隔,即使拜了新官,也要等接到敕令才可同席。”

韦 蟾

韦蟾左丞至长乐驿,见李玚给事题名,走笔书其侧曰:“渭水秦山照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只因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出《摭言》)

左丞韦蟾来到长乐驿,看到那里有给事李玚的题名,便提笔在旁边题一首诗:“渭水秦山这样明媚秀丽的河山展现在你的眼前,可你为什么这样缺少诗情画意。可见你是学得了只为沽名钓誉的楚霸王,所以写字才只是写自己的姓名。”

封抱一

唐封抱一任栎阳尉,有客过之。既短,又患眼及鼻塞。抱一用《千字文》语作嘲之。诗曰:“面作天地玄,鼻有雁门紫,既无左达承,何劳罔谈彼。”(出《启颜录》)

唐朝时,封抱一任栎阳县尉。有个客人来拜访他,那人个子很矮,又患有眼疾,鼻子也不通气。他使用《千字文》语讽刺那个人,其中有诗写道:“脸面和天地一般难连接,鼻子象雁门一样难通信息,既是没有可接达承接的,还好说什么呢?”

崔 涯

唐崔涯,吴楚狂士也,与张祜齐名。每题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