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呢!罗公远又向太子借他的马骑,太子火了,说什么也不借给他。罗公远说:“马已经被我牵来了,正在后园里拴着。”太子急忙跑到后园马槽边验看,他的马果然在这里,而且还是原来的样子。侍御史袁守一拿来不少食品,请罗公远算命,让仆人拿着衣服和头巾等候在门口。不觉眨眼之间,袁守一的衣服和头巾竟然进了罗公远的衣箱里。众人大惊,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北山道者
唐张守珪之镇范阳。檀州密云令有女,年十七,姿色绝人。女病逾年,医不愈。密云北山中有道者,衣黄衣,在山数百年,称有道术。令自至山请之。道人既至,与之方,女病立已。令喜,厚其货财。居月余,女夜卧,有人与之寝而私焉。其人每至,女则昏魇。及明人去,女复如常。如是数夕,女惧告母。母以告令。乃移床近己,夜而伺之。觉床动,掩焉,擒一人,遽命灯至,乃北山道者。令缚而讯之。道者泣曰:“吾命当终,被惑乃尔。吾居北山六百余载,未常到人间,吾今垂千岁矣。昨蒙召殷勤,所以到县。及见公女,意大悦之,自抑不可,于是往来。吾有道术,常昼日能隐其形,所以家人不见。今遇此厄,夫复何言。”令竟杀之。(出《纪闻》)
唐代,张守珪镇守范阳的时候。檀州密云县令有个女儿,十七岁,长得绝顶美貌。她病倒一年多了,怎么也治不好。密云县北山里有个道士,穿黄衣服,在山里好几百年了,都说他颇有道术。县令亲自进山去请,那道士才走下山来,给了他一个药方,女儿的病随即痊愈。县令大喜,赏给他一大批财物,同时,还留他住了一个多月。在这期间,县令的女儿晚上睡觉时,总有人进来同她躺在一起并发生关系。那人每天晚上来的时候,她都象在梦中被什么压住而不能动。天亮后那人走了,她才恢复如常。就这样一连好几个晚上,县令的女儿很害怕,便告诉了母亲,母亲又告诉了父亲。县令让人把女儿的床移到自己隔壁,到了晚上在一旁窥视。忽然,他看见那床在动,悄悄扑上前去,抓住一个人,令手下拿灯来看,原来竟是那位北山道士!县令命人将他绑住便开始审讯。道士哭着说道:“我的生命该完结了,这是因为自己经不住诱惑呵。我在北山住了六百多年,未曾到过人间,现在眼看就要一千岁了。前些日子,见你诚心诚意请我,所以才来到县上。看见你女儿之后,心中十分喜悦,再也控制不住,便天天与她交欢。我有道术,白天常常施用隐身法,所以你的家人们看不见。今天遭此一劫,我也是无话可说。”县令终于把他杀了。
东明观道士
唐开元中,宫禁有美人,忽夜梦被人邀去,纵酒密会,极欢而归,归辄流汗倦怠。后因从容奏于帝,帝曰:“此必术士所为也。汝若复往,但随宜以物识之。”其夕熟寐,飘然又往。美人半醉,见石砚在前,乃密印手文於曲房屏风之上。寤而具启。帝乃潜以物色,令于诸宫观中求之。果于东明观得其屏风,手文尚在,所居道士已遁矣。(出《开天传信记》)
唐代开元年间,皇宫里有一个美人,忽然间作梦被人邀到一个地方,秘密幽会,纵酒作乐,行完男女之事才归来,醒来之后大汗淋漓,神情倦怠。后来,她果断地将此事奏明皇帝。皇帝说;“这一定是术士所干的。你如果再被邀去,要见机行事,取个物证才好识别。”当天晚上,美人熟睡之后,飘飘然又被邀了去。喝到半醉时,美人看见面前摆着一方砚台,便悄悄在屏风上按下一个指印。醒来之后,她又对皇帝如实禀告。皇帝派人暗中寻访,并让他们在各宫的道观中查找。很快在东明观里找到了那个印着美人指纹的屏风,而住在这里的道士却已经逃跑了。
东岩寺僧
博陵崔简少敏惠,好异术。尝遇道士张元肃晓以道要,使役神物,坐通变化。唐天宝二载如蜀郡。郡有吕谊者,遇简而厚币以遗,意有所为。简问所欲,乃曰:“继代有女,未尝见人,闺帷之中,一夕而失。意者明公蕴非常之术,愿知所捕,瞑目无恨矣。”简曰:“易耳。”即于别室,夜设几席,焚名香以降神灵。简令吕生伏剑于户,若胡僧来可执之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