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7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352 字 2个月前

有一次喝酒的时候,让人砍下自己的脑袋,钉在柱子上,一点血也没有。他仍坐在席间,酒来了就顺着颈部的伤口倒进去,脸色红扑扑的唱起来,手还打着拍节。散筵之后,他自己提起脑袋再安到脖子上,一点痕迹都没有。他时常为他人预言吉凶,全用隐语,事情过后才能明白。成都有个老百姓,把他留在自己家中供吃供喝好几天,他却还要走。那家主人关上门挽留他。难陀于是走到墙壁上,主人急忙去拽,他却渐渐钻进墙里,只剩下一个袈裟角。一会儿,袈裟角也不见了。第二天,他的画像出现在墙上,与本人酷似。随着时光的移动,画像的颜色渐渐变淡。第七天,空有黑迹;第八天,黑迹也消失。这时候,难陀早已到了彭州,后来便不知去向。

太白老僧

大唐中,有平阳路氏子,性好奇。少从道士游,后庐于太白山。尝一日,有老僧叩门,路君延坐,与语久之。僧曰:“檀越好奇者,然未能臻玄奥之枢,徒为居深山中。莫若袭轻裘,驰骏马,游朝市,可不快平生志,宁能与麋鹿为伍乎?”路君谢曰:“吾师之言,若真有道者。然而不能示我玄妙之迹,何为张虚词以自炫耶?”僧曰:“请弟子观我玄妙之迹。”言讫,即于衣中出一合子,径寸余,其色黑而光。既启之,即以身入,俄而化为一鸟,飞冲天。(出《宣室志》)

大唐年间,平阳路某人有个儿子,好奇心颇强。他小时候跟随道士云游,后来在太白山上住下来。一天,有位老僧来敲门,路君请他进来入坐,二人畅谈好长时间。老僧说:施主是个喜好猎奇的人,但还没能领会玄妙奥秘的关键,白白地住在深山之中,莫如穿皮衣,骑骏马,行游于都市,去实现平生的志愿,怎么能在此与麋鹿等野兽为伍呢?”路君表示感谢,说:“听了师傅您的话,好像真是个得道之人。但是不能把你的玄机展示给我,岂不是虚张声势自我炫耀吗?”老僧说:“好,请你看我的玄机。”说完,当即从衣服里拿出一个小盒,直径仅一寸多,闪着黑亮的光泽。打开之后,他便钻了进去,旋即化作一只鸟腾空而起,飞入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