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营,悉键门而坑之,方袍而死者数千人。衙中只留功德山已下奠长,讯之,并是巢贼之党,将欲自二州相应而起,咸命诛之。(出《王氏见闻》)
唐代末年,黄巢率兵准备向中原进军。汴州有个妖僧叫功德山,远远近近的佛教徒都归心于他。至于普通百姓,也没有不信服于他的。他能够在纸上画神神怪怪的强盗,然后把他放入人家,令他作祟惹祸,迷惑百姓。他通宵不停地画着,连觉也不睡,不知给百姓带来多少痛苦。等到有人用重金请功德山作法,那么灾祸立刻就会消除。功德山还用纸画甲兵,天天晚上在街道上嚎叫,践踏城墙,可等到天亮之后什么都看不见了。他还画了不少狗,一边焚烧一边祈祷,晚上就会听见狗叫,在大街上互相咬架,吵得人们不得安睡。当有人赠给他钱财,那些狗便都无声无影了。他的道术使人们感到惊异,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求教。另外,滑州也有一个僧人,很擅长妖术,与功德山没什么两样,官家和百姓都深受其害。当时,中书令王铎正镇守滑州,他下令说;南燕部分地区有天灾,可以好好设坛祈祷一番。随即,从衙门到各个军营,都开设道场,拟邀请僧人数千。僧人数量不够,便向汴州发信求援,请功德山及其弟子全部赶来。就这样,功德山一行被用佛教的礼节迎接到滑州军营。赴道场那天晚上,选了功德山及其靠近他的几个人进了衙门,其余的都分散到各个军营念经拜祷。他们一进军营,便关上大门全被活埋,光穿着道袍的和尚就死了好几千人,衙门里只留下了功德山及其手下的几个小头目。经过审讯,才知道他们全是黄巢的同党,想在汴、滑二州响应黄巢的起义,准备造反。王铎下令把他们全杀了。
襄阳老叟
唐并华者,襄阳鼓刀之徒也。尝因游春,醉卧汉水滨。有一老叟叱起,谓曰:“观君之貌,不是徒博耳。我有一斧与君,君但持此造作,必巧妙通神,他日慎勿以女子为累。”华因拜受之。华得此斧后,造飞物即飞,造行物即行。至于上栋下宇,危楼高阁,固不烦余刃。后因游安陆间,止一富人王枚家。枚知华机巧,乃请华临水造一独柱亭。工毕,枚尽出家人以观之。枚有一女,已丧夫而还家,容色殊丽,罕有比伦。既见深慕之,其夜乃逾垣窃入女之室。其女甚惊。华谓女曰:“不从,我必杀汝。”女荏苒同心焉。其后每至夜,窃入女室中。他日枚潜知之,即厚以赂遗遣华。华察其意,谓枚曰:“我寄君之家,受君之惠已多矣,而复厚赂我,我异日无以为答。我有一巧妙之事,当作一物以奉君。”枚曰:“何物也?我无用,必不敢留。”华曰:“我能作木鹤,令飞之。或有急,但乘其鹤,即千里之外也。”枚既尝闻,因许之。华即出斧斤,以木造飞鹤一双,唯未成其目。枚怪问之。华曰:“必须君斋戒,始成之能飞。若不斋戒,必不尔飞。”枚遂斋戒。其夜,华盗其女,俱(俱原作但。据明抄本改。)乘鹤而归襄阳。至曙,枚失女,求之不获,因潜行入襄阳,以事告州牧。州牧密令搜求,果擒华。州牧怒,杖杀之,所乘鹤亦不能身飞。(出《潇湘记》)
唐代,有个叫并华的人,本是襄阳的一个木工。有一次春游,他醉倒在汉水边上。有一个老头儿将他喊起来,对他说道:“看你这相貌,不是只会玩乐之人。我有一把斧子送给你,只要你用它做出东西来,一定是巧妙通神的。不过,你要小心,将来不要因为女人而吃亏。”华某接过斧子,谢了又谢。他从得到这把斧子之后,造出小鸟就能飞翔,造出小兽便能奔跑。至于修造楼阁上栋下梁之类,则不用第二斧子就很牢固。后来,他来到安陆郡,住在富人王枚的家里。王枚知道华某的本事,就请他临水建造一个独柱亭。完工之后,王枚喊出全家所有的人观看。王枚有一个女儿,因为丧夫而回到家中。她长得美若天仙,很少有人敢与她相比。华某一见面,就深深地喜欢上她了。当天晚上,他翻墙而过,偷偷钻进王枚女儿的房间,那女子大惊。华某对女子说:“你不从,我就会马上杀了你。”随着时光的流逝,王枚之女渐渐便同他一心。后来,每天夜晚,华某都偷偷钻进她的房间,行夫妻之事。有一天,王枚在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