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6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711 字 2个月前

一户姓江的人家在山下居住,他们兄弟三人,都在这里成神而去,因此留下一座奇异的三石峰。有位叫湛满的人,也住在这座山下。他的儿子在洛阳做官,赶上杀王公士民数万人的永嘉之乱,有家不能回。湛满就来到三石峰下祈祷,求其保祐他的儿子,说:“能让我的儿子回来,一定不会舍不得供祭祀的牲畜”十天之内的某一日,湛满的儿子走到洛水边,看见三位少年。这三位少年让他闭上眼睛趴在车栏中间,那车便像疾风一般跑起来。有顷,他突然从空中掉了下来。他恍恍惚惚,不知到了何处。好久,他才发现这是自己家的菜园子。

竺昙遂

晋太元中,谢家沙门竺昙遂,年二十余,白皙端正,流落沙门。尝行经青溪庙前过,因入庙中看。暮归,梦一妇人来,语云:“君当来作我庙中神,不复久。”昙遂问:“妇人是谁?”妇人云:“我是青溪姑。”如此一月许,便卒。临死,谓同学年少曰:“我无福,亦无大罪,死乃当作青溪庙神。诸君行便,可见看之。”既死后,诸年少道人诣其庙。既至,便灵语相劳问,音声如其生时。临去云:“久不闻呗声,甚思之。”其伴慧觐,便为作呗讫,犹唱赞。语云:“歧路之诀,尚有悽怆。况此之乖,形神分散。窈冥之叹,情何可言。”既而歔欷不自胜,诸道人等皆为流涕。(出《续搜神记》)

东晋太元年间,出家的佛门弟子中有一个叫竺昙遂的,二十多岁,相貌端庄,皮肤白皙。他流落到佛门之后,一次他从青溪庙前路过,于是进庙里看了一番。晚上回来,他梦见一个女人来了,对他说:“你应当来做我庙中之神,这一天不会太久了。”竺昙遂问那女人是谁,回答说:“我是青溪姑。”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竺昙遂便死了。临终前,他对僧人们说:“我这辈子没有福,也没有大的罪过,死后能做青溪庙之神,你们从那里路过方便的话,可以进去看看我。”竺昙遂死后,那些年轻道人来到青溪庙上,便与之对话互致问候。竺昙遂的声音跟生前一样。临别,竺昙遂说:“很久没有听到唱赞偈的声音,真想呵!”他的同伴慧觐,便为他唱了一段。接着,他也唱了起来,大意是:歧路之别,尚有悽怆之情;而我们这种情况下的分离,形神各在一方,深远难见,长叹不已,这种心情简直无法表达……唱罢,他感慨不已,难以控制。道人们都为他流下了热泪。

武 曾

侯官县常有阁下神。岁终,诸吏杀牛祀之。沛郡武曾作令,断之。经一年,曾选作建威参军。当去,神夜来问曾:“何以不还食?”声色极恶,甚相谴责。诸吏便于道买牛,共谢之,此神乃去。(出《幽明录》)

侯官县曾经有位阁下神。每年年底,各位官吏都要杀牛来祭祀他。自从沛郡的武曾来此做县令之后,便将祭品给断了。一年之后,武曾被选任建威参军,临行前夜那神人来问他:“你为什么不给我送吃的?!”声色俱厉,对他痛加谴责。官吏们得知此事后,便于当地买牛杀了,共同向阁下神谢罪。此后,那神人就走了。

晋孝武帝

晋孝武帝,殿北窗下见一人,著白帢,黄练(练原作疏。据明抄本改。)单衣,自称华林园水池中神,名曰淋涔君。帝取所佩刀掷之,空过无碍。神忿曰:“当令君知之。”少时而暴崩。(出《幽明录》)

东晋孝武帝,在大殿北面的窗下看见一个人,穿着白色的夹袄,黄绢单衣,自称是华林园水池中的神仙,名叫淋涔君。孝武帝摘下自己的佩刀向他砍去,然而却什么也未砍到。那神人忿然地说:“我应当让你知道我的厉害。”不久,孝武帝就暴死了。

蔺启之

蔺启之家在南乡,有樗蒲娄庙。启之有女名僧因,忽厥(厥原作气。据明抄本改。)而寤,云:“樗蒲君遣婢迎僧坐斗帐中,仍陈盛筵。以金银为俎案,五色玉为杯碗。与僧共食,一宿而醒也。”(出《述异记》)

蔺启之家住南乡,那里有座樗蒲娄庙。蔺启之有个女儿名叫僧因。一天,她忽然昏倒又醒来,说:“樗蒲君遣侍女迎接我,坐在斗帐之中,又摆上酒席筵菜,用金银做肉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