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2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9522 字 1个月前

忽谓元平曰:“诧生时至,不得久留,意甚恨恨。”言讫悲涕,云:“后身父为今县令,及我年十六,当得方伯。此时方合为婚姻,未间。幸无婚也。然天命已定,君虽欲婚,亦不可得。”言讫诀去。(出《广异记》)

李元平是睦州刺史伯成的儿子。于大历五年客居在东阳精舍读书。一年后的一个傍晚,忽然有一个美女穿着红罗衣裙,容貌姿色甚美,有青衣女婢跟随而来,进入元平所住院子其他僧房中。元平高兴而奔去。问她们要到哪里去和她的姓名。青衣女婢怒道:“素不相识,就来逼问,真不是所盼望的贵家子弟啊。元平开始不答对,只求拜见。一会儿,那女人从屋里出来,相见很高兴,好象是旧相识,欢快地谈了好久。她对元平说:“我来的原因,就是要见你,谈谈往昔的事,我已经不是人,你不害怕吗?”元平内心喜悦,没有一点凝虑。对女人说:“任凭你说,我有什么害怕的。”女人说:“我父亲从前做江州刺史,你前生是江州门夫。我长期在刺史家培育长大,你虽然生长在贫贱人家,可是容貌举止令人喜欢。我因为这个缘故,私自与你交往。你仅仅百日,你就患霍乱死亡。但我不敢哭,倍感哀伤。经常拿着千手千眼菩萨祷告,但愿来世各自投生到高贵人家,重新结为婚姻。我用红笔涂你左大腿做为记号。你看着,如有红的,我说的就验证了。”元平自己看后象她说的,更加相信。于是留她住下,过了很久,情投意合,非常欢愉。天将亮,她忽然对元平说:“投生时辰已到,不能久留,感到非常遗憾。”说完悲伤痛哭。又说:“投生后的父亲现在做县今,到我十六岁时,你能做地方长官,那时才能完婚,不到时候,希望你不要结婚。天命已定,你虽然想结婚,也是办不到的。”说完告别离去。

刘 参

唐建中二年,江淮讹言有厉鬼自湖南来,或曰毛鬼,或曰毛人,或曰枨,(“或曰枨”原作“报”,据明抄本改)不恒其称。而鬼变化无方。人言鬼好食人心,少女稚男,全取之。民恐惧,多聚居,夜烈火不敢寐,持弓刀以备。每鬼入一家,万家击板及铜器为声,声振天地。人有狂慑而死者。所在如此,官禁不能息。前兖州功曹刘参者,旧业淮泗,因家广陵。有男六人,皆好勇,刘氏率其子,操弓矢夜守。有数女闭堂内,诸郎巡外。夜半后,天色暝晦,忽闻堂中惊叫,言鬼已在堂中,诸郎骇。既闭户,无因入就,乃守窥之。见一物方如床,毛鬣如蝟,高三四尺,四面有足,(明抄本“足”作“眼”。)转走堂内。旁又有鬼,玄毛披体,爪牙如剑,把小女置床上,更擒次女。事且迫矣,诸郎坏壁面而入,以射毛床,毛床走,其鬼亦走。须臾,失鬼所在,而毛床东奔,中镞百数,且不能走。一人擒得,抱其毛,力扦之。食顷,俱堕河梁,大呼曰:“我今抱得鬼。”鬼困。急以火相救,及以火照之,但见抱桥柱耳。刘子尽爪损,小女遗于路。居数日,营中一卒夜见毛鬼飞驰屋上,射之不可,叫呼颇动众,明日伏罪。以令百姓,因而有盗,窃托以妖妄。既而自弥。亦不知其然。(出《通幽记》)

唐朝建中二年,江淮一带谣传有厉鬼从湖南来。有的说是毛鬼,有的说是毛人,有的说象木柱子。说法不一,鬼变化无常。人传鬼喜欢吃人心,少女少男,全都抓取。老百姓害怕,大多数都聚集起来居住,夜间点燃烈火不敢睡觉,拿着弓箭大刀以备不测。每当鬼进入一家,各家都击打木板和铜器制造声响,响声震天动地。有人狂吓而死的。到处都是如此,官府禁止也不能平息。前兖州功曹刘参,原先在淮泗,家迁广陵,有六个儿子,都好斗。刘氏率领他的儿子,操持弓箭守夜。有几个女的关在屋内。各儿郎在外巡视。半夜后,天色昏暗,忽然听到屋内惊叫,说鬼已在屋里,各儿郎惊惧。门已关闭,无法进入救人,就守在外面往里看,看见一物方形象床,刚毛象刺猬,高有三四尺,四面有脚,在屋内转跑。旁边有一鬼,赤黑的毛披散在身体上,爪和牙象利剑。把小女儿放在毛床上,接着去抓次女。情况紧急,各儿郎破墙而入,用箭射毛床。毛床跑,那鬼也跑。一会儿,失去鬼的踪影,毛床向东奔跑,中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