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报告说,“李妻的寿数还有三十二年,应该生四男三女。”田先生对官员们说“李妻还有很长的寿命,如果不让她还阳,恐怕会引起非议,你们看该怎么办?”这时一位年老的官员上前说,“东晋的邺下有一个人暴亡,正好让李妻借尸还魂。当时的审案官员是葛真君,他判决那邺下暴死人以‘具魂’的办法返回阳间,返回后虽然饮食、言语和走路都和生人一样,但一直到他寿终也没有成为人形。”田先生问“什么叫作‘具魂’呢?”官人说,“阳间的人都有三魂七魄,死后则魂魄离人而散,无所依托。如果把人的魂魄和肉体收在一起,用续弦胶粘好,再由大王发送回阳世,那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人了。”田先生说,“很好。”转身问李妻说,“我就用这办法让你还阳,你看如可?”李妻说,“太好了。”这时就有一个官员领了七八个女人上堂来,田先生找了一个和李妻相似的女子,把两个女人往一起推,就合成了一个,又有一个官员拿着一罐药,好像是稀糖水,涂在李妻身上。李妻突然觉得像是从半空中落到了地上,起初还迷迷胡胡,天亮后什么也没有了,只见田先生和李某加上自己三个人在桑树林中。田先生对李某说,“我费了很大的力量给你办,幸喜办成了,你把妻子领回去吧。回去以后,只对人说的妻子死而复活就行了,别的事千万不要说,我今后也要消失了。”李某领着妻子回到家里,全家十分惊疑,不敢相信。过了很久才相信李妻不是鬼,是真的复活了。后来李妻又生了好几个儿女。他们的亲戚中有些人知道真实的情况,说李妻还阳后跟过去没什么不同,只是举止行动十分轻快,这一点和常人有些不同。
郑氏女
通州有王居士者,有道术。会昌中,刺史郑君有幼女,甚念之,而自幼多疾,若神魂不足得。郑君因请居士,居士曰:“此女非疾,乃生魂未归其身。”郑君讯其事,居士曰:“某县令某者,即此女前身也。当死数岁矣,以平生为善,以幽冥祐之,得过期,今年九十余矣。令殁之曰,此女当愈。”郑君急发人驰访之,其令果九十余矣,后月。其女忽若醉寤,疾愈。郑君又使往验,令果以女疾愈之日,无疾卒。(出《宣室志》)
通州有位王居士会道木。唐武宗会昌年间,刺史郑某有个小女儿,他非常喜爱这个孩子,然而这个女孩从小就多灾多病,好像先天就精气不足似的,郑某就把王居士请来给看看。居士说,“这孩子不是有病,而是她的魂没有附在她身上。”郑某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居士说,“某县的一个县令,就是你小女儿的前身,他几年前就该死了,但由于他平生作了很多好事,阴间佑护他,才使他的阳寿过了期。今年他已有九十多了。这个县令去世的那天,你小女儿就立刻会好起来。”郑某忙派人赶到居士所说的那个县里去察访,那县令果然九十岁了。一个月后,郑女忽像大醉后醒来,非常精神。郑某又派人去看那老县令,果然在女孩病好的那天没有任何病就死了。
裴 珙
孝廉裴珙,家洛阳。仲夏,自郑西归,及端午以觐亲焉。日晚。方至石桥,忽有少年,骑从鹰犬甚众。顾珙笑曰:“明旦节日,今当蚤归,何迟迟也。”乃以后乘借之。珙甚喜,谓二童曰:“尔可缓驱,投宿于白马寺西表兄窦温之墅,明日徐归可也。”因上马疾驱,俄顷,至上东门,归其马,珍重而别。珙居水南,促步而进,及家暝矣。入门,方见其亲与珙之姊妹张灯会食。珙乃前拜,曾莫瞻顾。因俯阶高语曰:“珙自外至。”即又不闻。珙即大呼弟妹之辈,亦无应者。珙心神忿感,思又极呼,皆亦不知。但见其亲叹曰:“珙那今日不至也。”遂涕下,而坐者皆泣。珙私怪曰:“吾岂为异物邪?”因出至通衢,徘徊久之,有贵人导从甚盛,遥见珙,即以鞭指之曰:“彼乃生者之魂也。”俄有佩橐鞬者,出于道左,曰:“地界启事,裴珙孝廉,命未合终。遇昆明池神七郎子,案鹰回,借马送归,以为戏耳。今当领赴本身。”贵人微哂曰:“小儿无理,将人命为戏。明日与尊父书,令笞之。”既至而橐鞬者招珙,复出上东门,度门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