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报。初至粪池狱,从广数顷,悉是人粪。见其妻粪池中受秽恶,出没数四。某悲涕良久。忽见一人头,从空中落,堕池侧,流血滂沱。某问此是何人头也,使者云,是秦将白起头。某曰:“白起死来已千余载,那得复新遇害?”答曰:“白起以诈坑长平卒四十万众,天帝罚之,每三十年一斩其头。迨一劫方已。又去一城中,悉是煻煨火。有数千人,奔走其间。遥望城间驰欲出,至辄已闭。盘回其间,苦痛备急。事了别王,王言汝好饮酒,亦是罪。终须与一疾,不然,无诫将来。令左右以竹杖染水,点其足上。因推坑中,遂活。脚上点处,成一钉疮,痛不可忍。却后七年方死。(出《广异记》)
郭大娘住在洛阳毓财里,以开酒店为生。唐玄宗天宝年初病故。他的丈夫姓王,是河南府史。一年后,他丈夫也暴死,几天后又复活。他自己说:刚死时被捕去见阎王,阎王说:“这个人虽是好渴酒,但并不狂乱,也不愧对他人,算起来他的命数未尽,应该放他回去。”阎王处理完毕,就命追捕他的人把他带进地狱,让他看看犯罪的报应。首先带他到粪池地狱,有数顷地那么大都是人粪。看见他的妻子受污秽罪,在粪池中沉浮多次,他悲痛地哭了很久。忽然,一个人头,从空中坠落粪池旁边,血流如注。他问这是什么人的头?使者说:“这是秦朝大将白起的头。”他又说:“白起已死了一千多年,怎么能重新遇害?”使者答:“白起用欺诈手段坑害长平兵卒四十多万人,天帝惩罚他每三十年斩一次头,直到一万年为止。”使者又带他到一座城中,遍地都是炭火灰,有数千人奔走在里面。远远地看见城门想快快跑出去,等跑到门口,城门就关闭了。他们似徘徊在火中,痛苦倍急。看完地狱,告别阎王,阎王说你好饮酒也有罪,终究应该给他点疾病。否则无以告诫后人。于是命左右差役用竹杖染水,点在他的脚上,并趁机推到坑中。这样就复活了。脚上被点的地方,从此长了一个疔疮,痛不可忍。之后七年才死。
周 颂
周颂者,天宝中,进士登科。永泰中,授慈溪令。在官,夜暴卒,为地下有司所追。至一城,其人将颂见(原本“见”下有“外”字,据明抄本删)王。门外忽逢吉州刺史梁乘,问颂何以至此地狱耶?”初颂虽死,意犹未悟。闻道地狱,心甚凄然。因哽咽悲涕,向乘云:“母老子幼,漂寄异城,奈何而死。求见修理。”乘言当相为白。君第留此。入门,闻呵叱云,判官见王,久之乃出。谓颂曰:“已论遣,君宜暂见王,无苦也。”有顷,使者引颂入见王,王形貌甚伟。头有两角。问颂曰:“公作官,不横取人财否?”颂云:“身是平时进士出身,官至慈溪县令,皆是累历,未常非理受财。”王令检簿,检讫,云:“甚善甚善,既无勾当,即宜还家。衣裳得无隳坏耶。”颂意谓衣裳是形骸。便答云:“适尔辞家,衣裳故当未损。”再拜辞出。乘甚喜云:“王已相释,理可早去。”颂云:“道路茫昧,何尔归去?”乘令追人送颂。行数里,其人大骂云:“何物等流,使我来去迎送如是。独不解一言相识,孤恩若是。如得五千贯,当送汝还。”颂云:“纸钱五千贯,理易办。”因便许之。使者乃行十余里,至一石井,坐其侧,复求去。人言入井即活,更何所之。遂推颂落井而活。(出《广异记》明抄本作出《异闻录》)
周颂,唐天宝年间,考取进士。永泰年间,被授予慈溪县令。在任期间,一天夜里暴死。因为地府有司追捕,到一座城,这个差役将周颂带去见阎王。在门外忽然遇到了吉州刺史梁乘。梁乘问周颂为什么来到地狱,当初周颂虽死,但还没悟到自己已死。听说这是地狱,心很凄楚悲伤。因此,流着泪对梁乘说:“母亲岁数大了,孩子还小,又漂泊在他乡,为什么让我死呢?请你求见阎王述说其理。”梁乘说应当为你说情,你先留在门外。梁乘进门听到呵叱声。判官见了阎王,很久才出来。对周颂说:“已决定让你回去,你先见见阎王,没有什么痛苦。”过了一会,使者带颂进去见阎王。阎王形貌魁伟,头上有两角。问周颂说:“你作官时,不强取百姓的钱财吗?”颂说:“我是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