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6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0390 字 2个月前

,若沈黄泉也。复登措大岭,盖有稍似平处,路人徐步而进,若儒之布武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淮阴侯庙在焉。昔汉祖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故立庙貌。王仁裕尝佐褒梁师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亦留题于淮阴祠。诗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崎岖险峻之状。未可殚言。(出《玉堂闲话》)

兴元的南面有一条大竹路通于巴州。这条路在深溪峭壁上,要抓着藤萝攀着石块,上去一次需三天时间,才能到达山顶。行人在这里住宿,睡觉时要用粗的藤蔓捆住腰,系在树上,否则,就要掉进深涧,被埋葬掉。再登上措大岭,路稍有些平的地方,走路的都慢慢的行进,好象儒生在踱方步。它的最高处叫“孤云两角”。这里有谚语说:“孤云两角,离天只有一拳头。”淮阴侯庙在这里。过去,汉高祖不重用韩信,韩信逃跑回归西楚。萧何追赶他,在这座山追上了,因此在这立庙。王仁裕曾经辅佐褒梁师王思同征伐巴蜀,来来回回多次登攀,也题诗留念于淮阴祠。诗说:“在这离天只有一拳的地方,古木丛深,过路的人还在谈论着汉伐的淮阴侯。‘孤云’掩盖不住韩信那能主宰兴亡的满腹韫略,‘两角’也曾经悬挂住韩信那离去或留下的犹豫心理。如若不是帝王刘邦轻视地位低下的韩信,岂能劳累肖何追得这么远?当时假如将韩信放回西楚,广阔中原的一尺一寸土地,刘邦也别想占领。”其崎岖险峻的情况,不是用语言可以说尽的。

溪 毒

江南间有溪毒,疾发时,如重伤寒。识之者,取水笔管,内于鼻中,以指弹之三五下,即出墨血,良久疾愈。不然,即致卒矣。(出《录异记》)

江南有的小溪有毒,中毒发病时,症状好象重伤寒。明白的人,可取一根小笔管,插入鼻孔中,用手指弹三五下,就流出黑色的血,过一段时间病就好了。否则,可能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