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7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2754 字 2个月前

又把这石头砸碎扔掉。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

三 石

处(明抄本“处”作“虔”)州石人山,在泥水口,近有三石,形甚似人。居中者为君,左曰夫人,右曰女郎。(出邓德明《南康记》)

处州有座石人山,在泥水河的入江口,山上相近有三石,形状非常象人。在中间的是君,左边的叫夫人,右边的叫女郎。

人 石

昔有夫妻二人,将儿入山猎,其父落崖,妻子将下救之,并变为三石,因以为人石。(出《周地图记》)

过去有夫妻二人,带领儿子进山打猎。父亲不幸从山崖上掉了下去,他妻子和儿子到崖下要救他,三人一起变成了三块石头,因此叫作人石。

金 蚕

右千牛兵曹王文秉,丹阳人,世善刻石,其祖尝为浙西廉使裴璩采碑。于积石之下,得一自然圆石,如球形,式如砻斫,乃重叠如壳相包。斫之至尽,其大如拳。复破之,中有一蚕,如蛴螬,蠕蠕能动。人不能识,因弃之。数年,浙西乱,王出奔至下蜀,与乡人夜会,语及青蚨还钱事。佐中或云,人欲求富,莫如得石中金蚕畜之。则宝货自致矣。问其形状,则石中蛴螬也。(出《稽神录》)

右千牛兵曹王文秉,丹阳人。他家世代善于刻石。他的祖父曾经为浙西廉使裴璩开采碑石,在堆积的石块中,得到一块自然形成的圆形石头,形状象皮球,象是人工削磨的样子。外面重叠好象包着一层壳。把外壳都削掉,剩下的象拳头那样大。再把它打破,里面有一条蚕,象金龟子的幼虫,能蠕动。人们都不认识它是什么,于是把它扔掉了。几年之后,浙西发生动乱,王文秉出逃到下蜀。有一天和家乡的人夜晚聚会,说到借钱还钱的事时,陪伴他的人中有人说:“人要寻求富贵,不如得到石中的金蚕畜养着,财宝金钱就会自然来到。王文秉问过金蚕的形状后,才知道那就是石头中的金龟子的幼虫。

坡沙 飞 坡

永昌年,太州敷水店南西坡,白日飞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麦垄,依然仍旧。(出《朝野佥载》)

唐永昌年间,太州敷水店南的西坡,白天飞出去四五里路,一直堵落到赤水河中。坡上的桑田麦地,依然还是原来的样子。

鸣 沙

灵州鸣沙县有沙,人马践之,辄鈖然有声。持至他处,信宿之后,无复有声。(出《国史异纂》)

灵州鸣沙县有个地方的沙子,人或马踏上,就发出金属般的响声。把这里的沙子拿到别的地方,随便在哪里放一夜之后,再踏便不再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