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伙的一拖,那木头就出水登岸了。但是出水大半以后,它就屹立在那里不动了。即使是一千个人一百头牛,也不能拽动它。人们的力气竭尽之后,它就又恢复原样了。从此,它便在风吹日晒之下,僵卧在沙滩上。有的和尚想要把这根大木头做成大柱子,有的州吏想把大木头锯开,做木雕的原材料。高元裕因为此木奇伟异常,所以全没同意。他常打算把大木头送还到江里去。但是考虑到要许多劳力,就犹犹豫豫一直没有定下来。开成三年正月十五日,高元裕依照先例到开元观烧香,同僚官吏全部到了,高元裕想趁人多力众共同拉动那木头。于是就又弄来不少大绳子,召集了不少有力气的人,准备把大木头送还江中。就在大家将一鼓作气拉它的时候,它却借着众人的声势,好像自己转移,很轻易地就又回到水里去了。在它离江水还有一尺来远的时候,轰然一声巨响,上百条大绳子全都迸断,像斩断一样。那大木头则沿着漩涡沉没了。江面上立刻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寂静。高元裕派了几个善潜水的人下到水底观瞧。江水很清澈,一根头发也看得清。善潜水的人们在水底观察了许久才出来,都说:“水里另有东西方向两根木头,大小和刚才下去的那根没什么两样,刚才下去的那根南北向摞在那两根木头上。高元裕环视在座的人们,没有不惊骇的。从此那木头再也没人看见。过了些日子,高元裕出任谏议大夫。皇命送到之日,就是高元裕动身赴任之时。如果前几天那大木头没有被弄回江中,高元裕的新命令送到之后,他就会留意于自己的升迁,使那大木头仍然躺在那里。
江淮市人桃核
水部员外郎杜涉,尝见江淮市人,桃核扇量米(“米”原作“来”,据明抄本改),止容一升。言于九嶷山溪中得。(出《集异记》)
水部员外郎杜涉,曾经看到一个江淮一带的买卖人,用桃核的半张壳量米,正好能装一升,说是从九嶷山的山溪中拾到的。
玉龙膏
安南有玉龙膏,南人用之,能化银液。说者曰:“此膏不可持北来。苟有犯者,则祸且及矣。”大和中,韩约都护安南,得其膏。及还,遂持以归。人有谓曰:“南人传此膏不可持以北,而公持去。得无有悔于后耶?”约不听,卒以归焉。后约为执金吾。是岁京师乱,约以附会郑注,竟赤其族。岂玉龙膏之所归祸乎?由士南去者不敢持以北也。(出《宣室志》)
安南有一种叫做玉龙膏的东西,南方人使用它,能把银子化成液体。说这事的人说:“这种药膏不可拿到北方来。如果有人违犯了,那么祸事就要发生了。”大和年间,韩约在安南做都护,得到了这种药膏。等到他任满要回去的时候,就要把这种药膏带回去。有人对他说:“南方人传说这种药膏不能拿到北方去,而你拿回去,只怕以后会后悔吧?”韩约不听,到底把药膏带回去了。后来韩约做了执金吾。这一年京城里发生了叛乱,韩约因为和郑注牵连到一起,竟被灭了族。敢情是玉龙膏给他带来的灾祸吧?从此以后,所有到南方去的人都不敢把玉龙膏带回北方来了。
段成式
段成式群从有言,少时尝毁鸟巢,得一黑石,大如雀卵,圆滑可爱。后偶置醋器中,忽觉石动。徐之,见有四足如綖。举之,足亦随缩。(出《酉阳杂俎》)
段成式的众随从讲过,段成式小时候曾经毁掉一个鸟巢,从中得到一块黑色石头,像鸟蛋那么大,又圆又滑,很是可爱。后来偶然把这块小石子儿扔到装醋的坛子里,忽然发觉那石子儿会动。慢慢地,见它长出四条像皇冠飘带一样的腿来。把它举起来,四条腿也随之缩回去。
李德裕
李德裕在文宗武宗朝。方秉相权,威势与恩泽无比。每好搜掇殊异,朝野归附者,多求宝玩献之。常因暇日休浣,邀同列宰辅及朝士晏语。时畏景爀曦,咸有郁蒸之苦。轩盖候门,已及亭午,缙绅名士,交扇不暇。时共思憩息于清凉之所。既延入小斋,不觉宽敞。四壁施设,皆有古书名画,而炎铄之患未已。及列坐开樽,烦暑都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