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频婆果。河东亦多林檎,秦中亦不少。河西诸郡。亦有林檎。皆小于文林果。(出《洽闻记》)
唐永徽年中,魏郡临黄王国村人王方言,有一次在河中的沙滩上拾到一小棵树栽子。他就把它栽上了。长大一看,原来是一棵林檎。这棵林檎结的果个头挺大,一个个都像黄色小葫芦。果肉白如美玉,间杂有圆点。圆点并不多,三两个而已,恰似彩结,实在是奇果。样子好看,味道又美。纪王慎是曹州刺史。有人把弄到的果献给王,王又把它献给高宗。高宗认为是朱柰,又名叫“五色林檎”,有的人叫它“联珠果”。皇上命人把它种在花园里,西城的一位老和尚见了说:“这是奇果,也叫林檎。”皇上很重视这件事,赐王方言“文林郎”的官职,也把果子叫做“文林郎果”。此果一般叫做“频婆果”。河东也多有林檎,秦中也不少。河西各郡,也有林檎。不过它们都小于文林果。
圣 柰
河州凤林关有灵岩寺。每七月十五日,溪穴流出圣柰,大如盏。以为常。(出《洽闻记》)
河州凤林关有一座灵岩寺。每年七月十五日,就能从溪穴中流出来一些圣柰,像小酒杯那么大。人们习以为常。
木 桃
桃之大者木桃。诗云.“投我以木桃”是也。(出《述异记》)
桃中最大的是木桃。《诗经》说“投我以木桃”就是证明。
东方村桃
东方村有桃树。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食核中仁,可以治嗽。小桃温润,既嗽人食之即止也。(出《神异经》)
东方村有一棵桃树。它结的果子直径三尺二寸长。用它的核熬汤喝,可以延年益寿。吃它核中的仁,可以治咳嗽。小桃温润,咳嗽时吃了它就能止住。
仙 桃
出郴州苏耽仙坛。有人至心求之者,桃落坛上。或至五六颗。形似石块,赤黄色。破之,如有核三重。研饮之,愈众疾。尤治邪气。(出《酉阳杂俎》)
有一个极虔诚地到彬州苏耽仙坛去求药的人,桃子落到坛上。有时候一次就落下来五六颗。桃子形似石块,赤黄色。把这桃子砸破,见里面似乎有三重核。把它研细饮下,能治百病。治邪气尤其有效。
勾 桃
邺华林苑勾桃子,重三斤,或二斤半。亦有名梨者。比众果气味甘美,入口消释,人间有名果。季龙作虾蟆车,四箱广一丈,深一丈,合土载中植之,则无不生也。(出《洽闻记》)
邺华林苑的勾桃子,重三斤,有的二斤半。也有叫它梨的。它比其它水果的气味都要甘美,入口就化了,真是人间的名果。季龙做了一辆虾蟆车,车箱宽一丈,深一丈,在这里边装土去把这种桃树拉回来栽植,没有栽不活的。
一石桃
吐谷浑桃,大如石瓮。(出《洽闻录》)
吐谷浑桃,像石瓮那么大。
偏 桃
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围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其肉苦涩,不堪啖。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出《酉阳杂俎》)
偏桃出在波斯国。波斯叫它“婆淡”。树高五六丈,树围四五尺,叶像桃但比桃叶宽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之后结果。果的样子像桃,但是比桃偏。它的果肉又苦又涩,不能吃。核中的仁儿甘甜。西域各国都很珍视这种桃子。
王母桃
王母桃,洛阳华林园内有之。十月始熟。形如括篓。俗语曰:“王母甘桃,食之解劳。”亦名西王母桃。(出《酉阳杂俎》)
王母桃,洛阳的华林园里有,十月才成熟。形状像扎束着口的篓子。俗语说:“王母甜桃,王母甜桃,吃了之后,解除疲劳。”此桃也叫“西王母桃”。
食核桃
杨子留后吴尧卿家,有佣赁者。役之既久。一日,持一大桃核,可容数升,以献尧卿。尧卿知其异,稍磨之取食。食尽,颇觉轻健。尧卿为吏,贪猥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