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4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1338 字 1个月前

说:“居然已经园种户植,接荫连架,家家户户到处都有了。”陈招说:“葡萄味和桔柚相比,怎么样呢?”庾信说:“葡萄的汁液胜奇,但是芬芳不如桔柚。”尉瑾说:“桔柚金衣素里,被包起来当作贡品,但是要讲入口就化,它还是不如葡萄。”

王母蒲萄

具丘之南,有蒲萄谷。谷中蒲萄,可就其所食之。或有取归者,即失道。世言王母蒲萄也。天宝中,沙门昙霄,因游诸岳,至此谷,得蒲萄食之。又见枯蔓堪为杖,大如指,五尺余。持还本寺,植之遂活。长高数仞,荫地幅员十丈,仰观若帷盖焉。其旁实磊落,紫莹如坠。时人号为草龙珠帐焉。(出《酉阳杂俎》)

具丘之南,有一个葡萄谷。谷中的葡萄,可以就地吃它,但是不能拿走。有的人想把葡萄带回来,就会迷失道路。世人都说这是王母葡萄。天宝年间,僧人昙霄因为周游诸岳来到此谷,好一顿吃葡萄。又见枯干的葡萄蔓可以做拐杖,就将一根粗如手指,五尺多长的葡萄蔓拿回本寺栽上,居然栽活了。不几年,它便长高数仞,荫地幅员十余丈。在架下看它,它就像帷盖一样。一串串葡萄垂挂下来,紫莹莹的,就像帷盖上的饰坠儿。当时人们称之为“草龙珠帐”。

侯骚子

侯骚蔓生,如鸡卵,既甘且冷,轻身消酒。《广志》言因王太仆所献。(出《酉阳杂俎》)

侯骚是蔓生植物,其果实像鸡蛋,味甜性冷,吃它可以减轻体重,可以解酒。《广志》上说是由王太仆献的。

蔓胡桃

蔓胡桃出南诏,大如扁螺,两隔,味似胡桃。或言蛮中藤子也。(出《酉阳杂俎》)

蔓胡桃出在南诏,大小有如扁海螺,两个隔,味道和胡桃相似。有的人叫它“蛮中藤子”。

仙树实

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得之,止饥渴。一名四味木。其实如枣。以竹刀剖则甘,铁刀剖则苦,木刀剖则酸,芦刀剖则辛。(出《酉阳杂俎》)

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之人得到它,可用它止饥解渴。另有一名“四味木”。它的果实像枣。用竹刀剖开它,它就是甜的;用铁刀剖开它,它就是苦的;用木刀则酸;用芦刀则辣。

橄榄子

独根树,东向枝曰木威;南向枝曰橄榄。(出《酉阳杂俎》)

木威和橄榄都是独根树。枝干朝东的独根树叫木威;朝南的叫橄榄。

东荒栗

东方荒中有木,名曰栗。有壳,径三尺三寸。壳刺长丈余。实径三尺。壳亦黄,其味甜,食之,令人短气而渴。(出《酉阳杂俎》)

东方大荒中有一种树木,名字叫做“栗”。栗子有壳,壳的直径长三尺三寸。壳刺长一丈多。壳中的果实也就是栗黄,直径长三尺,味道甜美,吃了之后,令人气短而干渴。

猴 栗

唐卫公李德裕,一夕甘子园会客。盘中有猴栗,无味。陈坚处士云:“虔州南有渐栗,形如素核。”(出《酉阳杂俎》)

唐卫公李德裕,有一次在甘子园中会客,盘子里有猴栗。猴栗,吃起来没什么味道。隐士陈坚说:“虔州之南有一种‘渐栗’,样子像素核。”

汉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方国。时有敦煌献异瓜种,常山献巨桃核。名穹窿,长三尺而形屈,其味臭如粨。父老云:“昔道士从蓬莱山得此瓜,云是空洞灵瓜。四劫一实。东王公、西王母遗种于地,世代遐绝,其实颇存。”又说:“此桃霜下始花,隆冬可熟。”亦云:“仙人所食,常使植于霜林园。此园皆植寒果,积冰之节,百果方盛。俗为相陵瓜。故‘霜园’之声讹也。”后曰:“王母之桃,王公之瓜,可得而食,五万岁矣。”安可食乎?后崩,内侍者见镜奁中有瓜桃之核,视之涕零,疑其非数。(出王子年《拾遗记》)

汉明帝时的阴贵人,做梦梦见吃瓜,特别好吃。汉明帝就派人到各国去寻求。当时有个敦煌国献来了奇异的瓜种,常山献来了一个大桃核。那瓜叫“穹窿”,长三尺而形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