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四 草木九(3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2085 字 1个月前

沙利深,所说并同。真腊国使折冲都尉沙(“沙”原作“涉”,据明抄本改)门陀沙尼拔陀,言蚁运土于树作窠,蚁壤得雨露凝结,而成紫馡。昆仑国者善,波斯国者次之。(出《酉阳杂俎》)

紫馡树,出在真腊国。真腊人叫它“勒佉”。波斯国也有此树。树高一丈,枝条茂密。它的叶子像桔叶,冬季也不凋落。三月开花,花白色,不结子。天有大露、大雾、大雨,滋润它的枝条,就生出紫馡来。波斯国使者乌海及沙利深,说的一样。真腊国使者折冲都尉沙门陀沙尼拔陀,说蚂蚁运土到树上做窝,土壤受到雨露的滋润而凝结,便成为紫馡。昆仑国的紫馡最好,波斯国的较差。

阿 魏

阿魏,出伽阇那国,即北天竺也。伽阇那呼为形虞。亦出波斯国。波斯呼为阿虞截。树长八九丈,皮青黄。三月生叶,形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乃坚凝。佛林国僧变,所说同。摩伽陀国僧提婆,言取其汁和米豆屑,合成阿魏。(出《酉阳杂俎》)

阿魏,出在伽阇那国。伽阇那国就是北天竺国。伽阇那人称阿魏是“形虞”。这东西也出自波斯国。波斯叫它“阿虞截”。树高八九丈。树皮青黄色。三月生叶,叶像老鼠耳朵。没有花就结果。把它的枝砍断,会流出糖浆一样的液汁,时间久了便凝结变硬。佛林国的一个叫变的和尚,说的与此相同。摩伽陀国和尚提婆则说,把树汁与米、豆的碎屑和起来,合成了阿魏。

荜 拨

荜拨,出摩伽陀国,呼为荜拨梨。佛林国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出《酉阳杂俎》)

荜拨,出在摩伽陀国。本国呼为“荜拨梨”。佛林国叫它“阿梨诃咃”。它的苗高三四尺,茎像筷子那么粗,叶像蕺菜叶,子实像桑椹,八月可采。

胡 椒

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芳辣。六月采。今作胡盘肉食,皆用之。(出《酉阳杂俎》)

胡椒,出自摩伽陀国。他们叫它“昧履支”。它的苗是蔓生的,茎极其柔弱。它的叶长一寸半,有细条,和叶一样齐,条上结子实。子实是两两相对的。它的叶早晨展开,晚上合拢,合拢时就把子实裹在其中。子实的形状像汉椒,特别辣又特别香。六月开始采。如今做胡盘肉食,都用胡椒。

阿勃参

阿勃参,出佛林国。长一丈余。皮色青白。叶细,两两相对。花似蔓菁,正黄。子似胡椒,赤色。斫其枝,汁如油,以涂癣疥,无不瘳。其油极贵,价重于金。(出《酉阳杂俎》)

阿勃参,出自佛林国。树高一丈多。树皮青白色。叶子细,两两相对。花像蔓菁花,正黄色。子实像胡椒,赤色。把它的枝砍断,流出油一样浆液,用来涂癣疥一类皮肤病,没有治不好的。这种油特别昂贵,价格高于金子。

山 薯

熙穆县里多山薯。《本草》云,南山之阴曰署预,消热下气,补五脏。(出《南越志》)

熙穆县里山薯很多。《本草》上说,南山北侧产的山薯叫“署预”,它消热下气,补五脏。

麻 黄

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出《酉阳杂俎》)

麻黄,在茎的顶端开花。花很小,黄色。它是一簇一簇生长的。子实像覆盆子,可以吃。到了冬天它就枯死,就像草那样,到了春天就又泛青了。

荆三棱

唐河东裴同父,患腹痛数年,不可忍。嘱其子曰:“吾死后,必出吾病。”子从之。出得一物,大如鹿条脯。悬之久干。有客窃之,其坚如骨,削之,文彩焕发。遂以为刀把子,佩之。在路放马,抽刀子割三棱草,坐其上,把尽消成水。客怪之,回以问同。同泣,具言之。后病状同者,服三棱草汁多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