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余二小子,幸遇大仙。多劫因依,使今谐遇。金丹大药,可得闻乎?朽骨腐肌,实翼庥荫。”古丈夫曰:“余本凡人,但能绝其世虑,因食木实,乃得凌虚。岁久日深,毛发绀绿,不觉生之与死,俗之与仙。鸟兽为邻,猱狖同乐。飞腾自在,云气相随。亡形得形,无性无情。不知金丹大药为何物也。”二公曰:“大仙食木实之法,可得闻乎?”曰:“余初饵柏子,后食松脂,遍体疮疡,肠中痛楚。不及旬朔,肌肤莹滑,毛发泽润。未经数年,凌虚若有梯,步险如履地。飘飘然顺风而翔,皓皓然随云而升。渐混合虚无,潜孚造化。彼之与我,视无二物。凝神而神爽,养气而气清。保守胎根,含藏命带。天地尚能覆载,云气尚能欝蒸,日月尚能晦明,川岳尚能融结。即余之体,莫能败坏矣。”二公拜曰:“敬闻命矣。”饮将尽,古丈夫折松枝,叩玉壶而吟曰:“饵栢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间。”毛女继和曰:“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远翠微。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薜萝衣。”古丈夫曰:“吾与子邂逅相遇,那无恋恋耶?吾有万岁松脂,千秋柏子少许,汝可各分饵之,亦应出世。”二公捧授拜荷,以酒吞之。二仙曰:“吾当去矣!善自道养,无令泄漏伐性,使神气暴露于窟舍耳。”二公拜别,但觉超然,莫知其踪去矣。旋见所衣之衣,因风化为花片蝶翅而扬空中。陶尹二公,今巢居莲花峰上,颜脸微红,毛发尽绿,言语而芳馨满口,履步而尘埃去身。云台观道士,往往遇之,亦时细话得道之来由尔。(出《传奇》)
唐宣宗大中初年,有陶大白、尹子虚二位老人,相互之间情投意合,成为要好朋友。他们多半是游览嵩山和华山,以采集松脂和茯苓为业。他们携带着酿造的好酒,登芙蓉峰,寻找奇异的地方。他们在大松树下休息,顺便倒出酒壶中的酒开怀畅饮。忽然听到松树梢上有两个人拍掌大笑。陶、尹二公站起身来发问说:“莫非你们是神仙吗?能不能落下来饮一杯酒?”大笑的人说:“我们二人不是山精木怪。我是秦朝的役夫,她是秦朝宫中的宫女。闻到你们酒的香气,很想一醉。只是因为我们的形体改变,毛发怪异,唯恐你们害怕,没能随便落下去。你们只需安心地稍等片刻,我们回洞换了衣服就来,希望不要急忙舍弃我们而去。”陶、尹二公说:“我们敬听仙人之命。”于是长时间在那里等待他们。忽然松树下出现一个男子,身穿古服,庄重雅致。一个女子,头梳环形发结,身着彩衣,一起来了。陶、尹二公起身参拜。他们愉快地围坐在一块儿。过了一会儿,陶公开口问二位神仙是什么朝代人,因为什么到了这里。既然我们能得到拜见、侍候神仙的机会,请帮我们弄通还未领悟的道理。古男子说:“我是秦朝的役夫,家本陕西人。等到渐渐长成儿童,碰上始皇帝好神仙术,寻找长生不死药。因而被徐福迷惑,搜寻童男童女一千人,将送到海岛上去。我是童子,是在挑选之列。只见海上鲸鱼掀起惊涛骇浪,如同天降急促飞雪,海市蜃楼排在空中,犹如石桥的柱石倾倒,蓬莱峰峦的云雾也变得虚无缥渺。由于害怕葬身鱼腹,还贪恋人生,就在灾难之中想出一条奇计,趁机逃脱了这场灾祸。回来以后就更名改姓,从事儒业。不几年,又遇到秦始皇焚烧典籍文献,活埋杀害儒生。当时缙绅泣泪成血,簪绂哭天喊地。我正在这里从事于儒业,又正好是那行列中的一个。当时在危险恐惧之中,又想出一条奇计,才逃脱了这场苦难。之后,我又更名改姓当筑造泥墙的苦工。又遇上秦始皇帝忽然听信妖言妄说,于是又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海曲。当时的情景是:陇中鸿雁白昼悲鸣,边塞愁云密布天空。近关思乡之情使人魂魄飘散,沙漠的劳苦使人精疲力竭,毁落脚趾,损伤骨骼,趴冰卧雪,苦不堪言。我是役夫,又正好在这个行列之中,就在辛苦的劳役之中,我又想出一条奇计,才摆脱了这场灾难。之后,我又改名换姓当工匠,却跟着的是秦始皇帝死了,大兴土木,穿凿骊山,广修墓地,玉铺平地,金砌阶台,珍珠做树,美玉为枝,楼台殿阁,豪华异常。而工人石匠,全都封闭在墓地下面幽冥般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