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魔上了。时间长了,那狐狸就变成一个青年男子,自称胡郎。李家多次请术士也不能把他除掉。李元恭的儿子博学多智,曾经问胡郎也有学业没有。狐狸就开始谈论,天南地北,古往今来,无所不谈。他让狐狸解答许多疑难问题,与狐狸相处得很亲近,很随便。时间长了,胡郎就对崔氏说:“人生一世,不能不学点什么。”于是就领来一位老人给崔氏讲授经史。前后三年,崔氏很懂得各家的大义。又领来一人,教崔氏书法。经过一年,崔氏又因为工于书法而闻名。又说:“妇人为什么不会点音乐?箜篌、琵琶,这些本来都是平常乐器,不如学弹琴。”又领来一人,善于弹琴,说姓胡,是隋朝时阳翟县的博士。这位姓胡的琴师把各种曲子全教给她,把曲子的妙处全都讲出来,以及其它名曲,不可胜数。琴师自己说也善于《广陵散》,接连多次见过嵇康,但稽康不让把《广陵散》教给别人。他对于《乌夜啼》尤其能表达出它的奥妙。李元恭的儿子后来问道:“胡郎为什么不把媳妇娶回家去呢?”狐狸特别高兴,就拜谢说:“我也很早就这么想了,之所以没敢说,是因为我的地位太微贱了。”这一天狐狸遍拜家人,欣喜若狂。李元恭的儿子问胡郎要来迎妻子,家在什么地方。狐狸说:“我家门前有两棵大竹子。”当时李家有竹园。李元恭的儿子就寻找狐狸的行踪,见两棵大竹子之间有一个小孔,知道这是狐狸洞,就往里灌水,先灌出来猳狢及其它狐狸几十只。最后有一只老狐狸,穿着绿色衣衫,从洞里爬出来,这是它平常穿的那套衣服。家人们高兴地说:“胡郎出来了!”杀了它之后,那怪就绝迹了。
焦练师
唐开元中,有焦练师修道,聚徒甚众。有黄裙妇人自称阿胡,就焦学道术。经三年,尽焦之术,而固辞去。焦苦留之。阿胡云:“己是野狐,本来学术。今无术可学,义不得留。”焦因欲以术拘留之。胡随事酬答,焦不能及。乃于嵩顶设坛,启告老君。自言己虽不才,然是道家弟子。妖狐所侮,恐大道将隳。言意恳切。坛四角忽有香烟出,俄成紫云,高数十丈。云中有老君见立。因礼拜陈云:“正法已为妖狐所学,当更求法以降之。”老君乃于云中作法。有神王于云中以刀断狐腰。焦大欢庆。老君忽从云中下,变作黄裙妇人而去。(出《广异记》)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焦练师修练道术,聚集了许多弟子。有一位穿黄裙子的妇人,自称阿胡,向焦练师学道术。经过三年,她把焦练师的道术全学去了,就坚决地要求辞去。焦练师苦苦地挽留她。她说:“我是一只野狐狸,本是来学道术的,现在没有道术可学了,按道义是不能留下的。”焦练师于是就想用法术拘捕阿胡。阿胡能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应对,焦练师总比不上她。于是焦练师在嵩山顶上设坛,启告太上老君。他说:“弟子虽然不才,但是毕竟是道家弟子。妖狐侮辱弟子事小,恐怕道家的大事业也要被她毁坏。”他说得十分恳切。坛的四角忽然有香烟生出,俄而变成紫色的云,几十丈那么高。太上老君出现了,就站在云中。焦练师于是礼拜陈述道:“我的正法已经被妖狐学去了,得另想办法降她。”太上老君就在云中作法,有一位神王在云中用刀砍断了狐狸的腰。焦练师大大地欢喜庆贺。太上老君忽然从云中下来,仍变成了那黄裙妇人走了。
李 氏
唐开元中,有李氏者,早孤,归于舅氏。年十二,有狐欲媚之。其狐虽不见形,言语酬酢甚备。累月后,其狐复来,声音少异。家人笑曰:“此又别一是野狐矣。”狐亦笑云:“汝何由得知?前来者是十四兄,己是弟。顷者我欲取韦家女,造一红罗半臂。家兄无理盗去,令我亲事不遂,恒欲报之,今故来此。”李氏因相辞谢,求其禳理。狐云:“明日是十四兄王相之日,必当来此。大相恼乱,可且令女掐无名指第一节以禳之。”言讫便去。大狐至,值女方食。女依小狐言,掐指节。狐以药颗如菩提子大六七枚,掷女饭碗中,累掷不中。惊叹甚至,大言云:“会当入嵩岳学道始得耳!”座中有老妇持其药者,惧复弃之。人问其故。曰:“野狐媚我。”狐慢骂云:“何物老妪,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