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6 / 7)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2318 字 1个月前

子,不能解开。于是拿来锋利的刀砍断了蛇,一块块地放在地上,弯着身子伸展不开,被缠绕勒得气闷昏死过去,接着就说不出话来,十天后就死了。

瞿塘峡

有人游于瞿塘峡,时冬月,草木乾枯,有野火燎其峰峦,连山跨谷,红焰照天。忽闻岩崖之间,若大石崩坠,輷磕然有声。遂驻足伺之,见一物圆如大囷,碣至平地,莫知其何物也。细而看之,乃是一蛇也。遂剖而验之,乃蛇吞一鹿,在于腹内。野火烧然,堕于山下。所谓巴蛇吞象,信而有之。(出《玉堂闲话》)

有人在瞿塘峡游玩,当时是冬月,草木都干枯了,有野火在山峰上燃烧,连着山烧过山谷,红色的火焰照亮了天空。忽然听见在岩石山崖之间,象是大石头崩裂落地,轰隆隆互相碰撞着发出声音。就停下脚步去察看,看见一个东西圆圆地象个谷仓,滚落在平地上,不知那是个什么东西。仔细地观察它,竟是一条蛇,就剖开检验它,原来是蛇吞吃了一只鹿在肚子里,野火燃烧,掉在山下。人们常说的巴蛇吞象,相信会有这样的事。

靳 老

恒州井陉县丰隆山西北长谷中,有毒蛇据之,能伤人,里民莫敢至其所。采药人靳四翁入北山,忽闻风雨声,乃上一孤石望之,见一条白蛇从东而来,可长三丈,急上一树,蟠在西南枝上,垂头而歇。须臾,有一物如盘许大,似虾蟆,色如烟熏,褐土色,四足而跳,至蛇蟠树下,仰视,蛇垂头而死。自是蛇妖不作。前沣州有鹍鵊雏,为蛇所吞。有物如虾蟆,吐白气直冲,坠而致死,得非靳老所见之物乎?凡毒物必有能制者,殆天意也。(出《北梦琐言》)

恒州的井陉县丰隆山西北方的一个很长的山谷中,有毒蛇盘据在那里,能伤人,乡里百姓没有人敢到那里去。有个采药的人叫靳四翁进入北山,忽然听到有刮风下雨的声音,就登上一个孤石向远处看去,只见有一条白蛇从东面爬来,大约三丈长,急急地爬到一棵树上,盘在树的西南方的树枝上,垂着头歇着,一会儿,有一个东西象盘子那么大,样子象是蛤蟆,象烟熏的褐土色,用四个脚跳着,到了大蛇盘踞的树下,抬起头看,大蛇垂着头死了。从此蛇妖的事就没有了。从前沣州有鹍鵊的雏鸟,被蛇吞吃了,有个东西象蛤蟆,直冲着蛇吐出白气,蛇从树上掉下来死了。莫不是靳老所看见的东西吗?凡是有毒的动物一定有克制它的东西,全是天意呀。

景 焕

景焕为壁州白石县令,行陟巴岭,峻险万仞。约七八程,达玉女庙,或有巨虺横亘其前,径可七八尺,鳞甲不啻开扇许大,头尾垂在山下,唯闻折木,震响山谷。童仆辈尽股栗惊骇,莫能前进。于是旦驻山穴,因登高望之,竟目方见其尾。欲谓之龙,龙之行动,必有风雨随之,其日晴明,方见是蛇也。因知吞舟之鱼,翳天之鸟,虫禽之绝大者,信有之焉。(出《野人闲话》)

景焕做壁州的白石县县令,步行攀登巴岭山,山岭险峻高万仞,走了约七八里路程,走到了玉女庙,这时有巨蛇横在路上,直径大约七八尺,身上的鳞甲有展开的扇子那么大,头和尾巴都垂在山下,只听见树木折断的声音,在山谷之中震响。僮仆们全都吓得两腿颤抖,不能走路,因此大白天停在山洞里休息。接着又登上高处看那条蛇,目光的尽头才知看见蛇的尾巴。想叫它是龙,但龙的行动,必然有风和雨伴随着,那天天气晴朗,才看见的乃是蛇。由此可知,能吞掉小船的大鱼,翅膀能遮蔽天空的大鸟,爬虫类飞禽类中长得极大的,确实是存在的。

舒州人

舒州有人入(“入”字原阙,据明抄本补。)灊山,见大蛇,击杀之。视之有足,甚以为异,因负之出。将以示人,遇县吏数人于路,因告之曰:“我杀此蛇而有四足。”吏皆不见,曰:“尔何在?”曰:“在尔前,何故不见。”即弃蛇于地,乃见之。于是负此蛇者皆不见,人以为怪,乃弃之。案此蛇生不自隐其形,死乃能隐人之形。此理有不可穷者。(出《稽神录》)

舒州有个人进入灊山,看一条大蛇,就打死了它。看那条蛇,长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