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6 / 8)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3352 字 1个月前

神嘉感,即为灭火。(出《异苑》)

有只鹦鹉飞落在别的山上,山里的飞禽走兽都很尊重它。鹦鹉心里想,这里虽然快乐却不能久住,就离开了。过了几天,忽然山上燃起大火。鹦鹉远远地看见了,就跳进水里沾湿羽毛,飞去洒向大火。天神说:“你虽然有救火的好意愿。但是你认为这种做法值得一提吗?”鹦鹉回答说:“虽然知道没有用,可是我曾经在这座山上侨居过,山上的禽兽都很善良,全都象我的兄弟一样,我不忍心看它们被烧死。”天神赞美鹦鹉并受到感动,替它将山火扑灭。

雪衣女

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甚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性既驯扰,常纵其饮啄飞鸣,然不离屏帏间。上命以近代词臣篇咏授之,数遍便可讽诵。上每与嫔妃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左右呼雪衣女,必飞局中,鼓翼以乱之。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一旦,飞于贵妃镜台上,语曰:“雪衣女昨夜梦为鸷所搏,将尽于此乎?”上令贵妃授以《多心经》,自后授记精熟,昼夜不息,若惧祸难,有祈禳者。上与贵妃出游别殿,贵妃置鹦鹉于步辇上,与之同去。既至,命从官校猎于前,鹦鹉方嬉戏殿槛上。瞥有鹰至,搏之而毙,上与贵妃,叹息久之,遂命瘗于苑中,立鹦鹉冢。开元中,宫中有五色鹦鹉,能言而惠。上令左右试牵御衣,辄瞋目叱之。岐王文学熊延景,因献《鹦鹉篇》,上以示群臣焉。(出《谭宾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岭南进献了一只白鹦鹉。由于养在皇宫里的时间长了,鹦鹉显得很聪明,能理解人的话语。宫里的人,直到贵妃,全都称呼鹦鹉为“雪衣女”。因为鹦鹉的性情已经很温顺驯服了,所以常常放开它任其吃喝飞鸣,可是它总也不离开屏风和帐幕之间。皇上让人把近代词臣的文章念着教给它,几遍后它就能背诵。皇上常常和嫔妃及各位王爷下棋玩,皇上的棋稍呈败势,左右的人呼唤雪衣女,它一定会飞到棋盘上,鼓动翅膀搅乱棋局。有时还啄嫔妃以及诸王爷的手,使他们不能抢到好的棋路。一天早晨,雪衣女飞到贵妃的镜台上,说道:“雪衣女昨天夜里梦见被老鹰捉住,我的性命就要结束了吗?”皇上让贵妃教给它念《多心经》,此后它记得特别熟练,昼夜不停地念,象是害怕遭受灾祸,进行祈祷以求免灾。皇上与贵妃到别的宫殿游玩,贵妃就把鹦鹉放在辇车上,和她一起去。到了以后,皇上命令随行的将校进行围猎。鹦鹉这时正在宫殿的栏杆上飞来飞去,一瞬间有一只鹰飞来,捕杀了鹦鹉。皇上和贵妃,长久地为它叹息,命令人把鹦鹉埋在御花园中,立起一座鹦鹉的坟墓。开元年间,皇宫里有一只五色鹦鹉,能说话并且很聪明。皇上让左右的人试着牵扯自己的衣服,那只鹦鹉就瞪起眼睛叱责他们。岐王府的文学侍从熊延景,因此而奉献文章《鹦鹉篇》,皇上把文章交给群臣欣赏。

刘潜女

陇右百姓刘潜家大富,唯有一女,初笄,美姿质。继有求聘者,其父未许。家养一鹦鹉,能言无比,此女每日与之言话。后得佛经一卷,鹦鹉念之,或有差误,女必证之。每念此经,女必焚香。忽一日,鹦鹉谓女曰:“开我笼,尔自居之,我当飞去。”女怪而问之:“何此言邪?”鹦鹉曰:“尔本与我身同,偶托化刘潜之家,今须却复本族,无怪我言。人不识尔,我固识尔。”其女惊,白其父母,父母遂开笼,放鹦鹉飞去,晓夕监守其女。后三日,女无故而死,父母惊哭不已。方欲葬之,其尸忽为一白鹦鹉飞去,不知所之。(出《大唐奇事》)

陇右人刘潜的家里很富有,只有一个刚刚成年的女儿,长得很美。不断地有人来向刘家求婚,她的父亲都没有答应。家里养了一只鹦鹉,擅长说话,女孩每天都与鹦鹉说话。后来得到一本佛经,鹦鹉念佛经,有时念错了,女孩一定纠正它。每当念佛经时,女孩一定要烧香。忽然有一天,鹦鹉对女孩说:“给我打开笼子,你自己来住,我应当飞走了。”女子奇怪地问它:“为什么这么说呢?”鹦鹉说:“你本来和我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