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5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0023 字 1个月前

断早晨过河人的小腿,挖出贤人的心。”皇上说:“苏瑰有儿子,李峤没有儿子。”

娄师德

天后朝,宰相娄师德温恭谨慎,未尝与人有毫发之隙。弟授代州刺史,戒曰:“吾甚忧汝与人相竞。”弟曰:“人唾面,亦自拭之而去。”师德曰:“只此不了,凡人唾汝面,其人怒也。拭之,是逆其心。何不待其自干?”而其保身远害,皆类于此也。(出《独异志》)

又则天禁屠杀颇切,吏人弊于蔬菜。师德为御史大夫,因使至于陕。厨人进肉,师德曰:“敕禁屠杀,何为有此。厨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大解事豺。”乃食之。又进鲙,复问何为有此。厨人复曰:“豺咬杀鱼。”师德因大叱之:“智短汉,何不道是獭?”厨人即云是獭。师德亦为荐之。(出《御史台记》)

武则天当朝时,宰相娄师德温和谦恭谨慎,不曾跟人家有丝毫的隔阂。娄师德的弟弟被委任为代州刺史,娄师德告诫他说:“我很担心你跟人家相争。”弟弟说:“人家吐我的脸,我就自己擦去走了就是了。”师德说:“只做到这点还不够。凡是人家吐你脸,那个人一定是很生气的,擦掉它,这就违背了那人的心,为什么不等它自己干呢?”那些保护自身,远离危害的事,都跟这类似。

另外,武则天禁止屠杀很严厉,小吏们苦于只吃蔬菜。师德为御史大夫,因出差到了陕西,吃饭时厨师送上了肉,师德说:“皇上禁止屠宰,为什么有这东西?”厨师说:“豺咬死的羊。”师德说:“这个豺太懂事了!”于是吃了肉。又端上了切细的鱼肉,又问为什么有这种东西。厨师又说:“豺咬死了鱼。”师德于是大声斥责他:“缺心眼的汉子!为什么不说是獭咬死的?”厨师马上说是獭咬死的。师德也替他推荐给大家。

李 晦

李晦为雍州长史,私第有楼,下临酒肆。其人尝候晦言曰:“微贱之人,虽则礼所不及,然家有长幼,不欲外人窥之。家逼明公之楼,出入非便,请从此辞。”晦即日毁其楼。(出《谭宾录》)

李晦是雍州长史,私人住宅中有楼房,下临酒肆。那酒店的人曾等着李晦来时说道:“我这个低微卑贱的人,虽然是礼涉及不到的,然而家中也有老少,不想让外人偷看他们。可是我家靠近大人家的楼,出入感到不便,请允许我从此离开。”李晦当天就拆了那座楼。

宋之问

宋之问,天后朝,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作《明河篇》以见其意。诗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城都卖卜人。”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出《本事诗》)

宋之问在武则天当政时,请求成为北门学士,则天没答应。宋之问就写了一首《明河篇》来表达自己的心意。那诗说:“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城都卖卜人。”武则天看了那首诗后,对崔融说:“我不是不知道宋之问有才情,只是因为他有口上的过失。”原来是因为宋之问患有牙病,嘴里经常发出臭味的缘故。宋之问终生都感到羞惭气愤。

陆元方

陆元方为鸾台凤阁侍郎,居相国。则天将有迁除,必先访之。元方密以进,不露其恩,人莫之知者。先所奏进状章,缄于函中,子弟未尝见。临终,命焚之。曰:“吾阴德于人多矣,其后福必不衰也。吾本当寿,但以领选曹,铨择流品,吾伤心神耳。”言毕而终。(出《御史台记》)

陆元方做门下省和中书省的侍郎,处于宰相的地位,武则天将要降升官员时,一定先去征求他的意见。元方秘密的献上自己的意见,不显示皇上对他的恩宠,所以别人没有知道这情况的。以前上奏的奏章,都封在匣子里,子孙们也不曾看见。临死前,他让人把这些奏章都烧了,说:“我对待别人积下的阴德多了,以后福分一定不会衰减的。我本来可以多活几年,只因为又兼任选曹,选拔评定官阶,我费心劳神罢了。”说完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