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3 / 6)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8348 字 1个月前

幽求记得其中有一首歌,歌词说:“凤凰三十六,碧天高太清,元君夫人踢云语,冷风飒飒吹鹅笙。”到了四更天,有一个穿红衣服的人走进来,鞠躬屈膝说:“天要亮了。”听到真君的吩咐后,一边答应一边小步退出。众真君命令起驾各自告别休息。第二天,昨日那个穿大红衣服的人屈膝对众真君说:“白幽求已经充当水府使,有功劳。”众真君商议说:“就授予他游春台洒扫。”白幽求烦恼不安,叩拜乞求退归故乡。一个真君说:“你家在什么地方?”白幽求回答说:“在陕中。”真君又说:“你要回归故乡有什么恋恋不舍的呢?”白幽求没有回答。真君又说:“让他跟我来。”穿大红衣服的人指着西岳真君让白幽求跟着西岳真君走。众真君也各自下山,并自己有龙虎鸾凤、朱鬣马龟鱼和各种旗帜符节等。每个真君都有一千多人,踩着海面行走。白幽求也驾着船跟随在西岳真君后面,自然有便利的风,速度快如闪电。天大亮的时候,到了一个岛屿,只见西岳真君飞上天走了,白幽求因为受船限制,不能飞升,于是,离开船上了岛,目送西岳真君,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旗帜符节直至渐渐没了。白幽求方才悔恨大哭,但已经晚了。因而只得沿着遥远曲折的路往岛上走。走了很长时间,才看见有人烟,慢慢地走上前去询问这是什么地方,人家说是明州。白幽求又高兴回到了故国。白幽求从这以后停止吃粮,经常吃茯苓,好游山玩水,多半在五岳活动,根本不再想做官了。

王太虚

东极真人王太虚,隐居王屋山中。咸通壬辰年,王屋令王畭,夙志崇道,常念《黄庭经》。每欲自为注解,而未了深玄之理,但日诵五六千遍。闻王屋小有洞天,神仙之府,求为王屋令,欲结庐于其中,冀时得游礼耳。罢官,乃绝粒咽气数月,稍觉神旺身轻。入洞屋,誓不复返。初行三二十里,或宽广明朗,或幽暗泥黑。扪壁俯行,经三五日,忽坦然平阔,峭崖倚空,直拔万仞,下有嵌室,可坐数百人,石床案几,俨若有人居之。案上古经一轴,未敢遂取,稽首载拜言曰:“下土贱臣,形浊气秽,辄慕长生之道,幸入洞天,仰窥灵府,是万劫良会。今睹上天遗迹,玉案玄经,不敢辄取,愿真仙鉴祐,许尘目一披篇卷,则受罔极之恩。”良久叩头,乞报应之兆。忽有一人坐于案侧曰:“子其忘乎?缑氏仙裔,聿能好道,可以名列青简矣。吾东极真人,子之同姓也。此《黄庭》宝经,吾之所注,使授于子。”复赠以桃,得数斗。曰:“此食之者白日飞行,此核磨而服之,不唯愈疾,亦可延算。子虽有志,未可居此,二十年期于兹山矣。勉而勤之,得道也。”言讫,不复见。畭亦不敢久住,携桃核与经而归。磨服桃核,身康无疾,颜状益少。人间因有传写东极真人所注《黄庭经》本矣。(出《仙传拾遗》)

东极真人王太虚,隐居在王屋山中。唐懿宗咸通壬辰年,王屋县令王畭,平素的志向就崇尚道术,经常念《黄庭经》,常常想自己给《黄庭经》注解。然而,他并没有了解《黄庭经》深奥玄妙的道理,只是天天背诵五六千遍而已。他听说王屋山中的一些山洞中别有天地,是神仙所居住的洞府,就请求去做王屋的县令,想要构屋住在他们当中,希望经常获得观光和礼敬。王畭被罢了官,于是绝粒咽气几个月,稍微觉得精神旺盛,身体轻健,就进入了洞中,并发誓不再返回。最初走了二三十里,其中有的宽广明朗,有的幽暗泥黑,摸着洞壁弯着腰走。经过三五天,忽然眼前展现出宽阔平坦的天地,悬崖峭壁插入天空,高高拔起,可达万仞(古代长度单位,唐时六尺五寸为一仞)。下面有一个象镶在山石中的房屋,可以坐几百人,石床、书案、茶几,摆设得很整齐,好像有人居住似的。书案上有古经一轴,王畭没有敢去拿,而是跪下、拱手、叩拜说:“下土的贱臣,形状混浊,气质污秽,但总是羡慕长生之道,非常幸运进入神仙的洞府,瞻仰神灵的府第,这是万劫之中的良好机会。现在看见上天的遗迹,玉石书案上的深奥玄妙的经书,不敢擅取。愿意真仙教训庇祐,允许俗眼翻阅经卷,就是受了久远无穷的恩惠。”他长时间的叩头,乞求报应的征兆。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