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3 / 8)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2943 字 1个月前

见爱重。及亡,郭璞往哭之,甚哀,乃呼曰:“嗣祖,焉知非福。”俄而大将军作乱,如其言。(出《世说新语》)

晋代有个叫陈述的,字嗣祖,很有名气,在大将军属下任职,颇受喜爱和器重。他死后,郭璞前去哭丧,哭得十分哀伤,并呼叫说:“嗣祖啊,你这一死,怎知不是逃避祸乱的福份呢!”不久,大将军果然起兵作乱,正如郭璞所说的那样。

庾 诜

齐新野庾诜,少孤,以读书自业,玄象算数,皆所妙绝。武献公萧颖胄疾笃,谓诜曰:“推其历数,当无辜否?”答曰:“镇星在襄阳,荆州自少福,明府归终于乱代。齐名伊霍,足贵子孙。有何恨哉。”公曰:“君得之矣。但昏主狂虐,人思尧舜。恨不见清廓天下,息马华山也。”歔欷而终。果如其言。颖胄,赤斧之子。(出《谈薮》)

北齐新野人庾诜,自幼父母双亡,以勤奋读书当作自己的职业,对于玄学、天文、数算等学问,都有很深的造诣。武献公萧颖胄病危之际,对庾诜说:“按照历法推算,我该没有什么罪过吧?”庾诜答道:“因为有镇星出现在襄阳,荆州的福祥之气自然较少,您将在祸乱年代归终。但您可与伊霍齐名,富贵足以衍及子孙。您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武献公说:“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当今昏暴的君主狂妄暴虐,黎民思念尧舜之治。我所遗憾的是不能亲眼看到天下太平、黎民安息的局面啊!”说完,感慨长叹而逝。事实果然跟庾诜说的一样。萧颖胄,乃是赤斧的儿子。

张子信

齐琅琊王俨杀和士开也。武卫奚永洛与河内人张子信对坐,忽有鹊鸣,斗于庭而堕焉。子信曰:“鹊声不善,向夕若有风从西南来,历树间,拂堂角。必有口舌事。今夜若有人相召,慎不得往。”子信既去,果有风至,俨使召永洛,且云敕唤。永洛欲赴,其妻劝令勿出。因称马坠折腰,遂免于难。(出《三国典略》)

齐国的琅琊王,名俨,是他杀害了和士开这个人。一天武卫奚永洛正与河内人张子信对坐面谈,庭院里树上忽有乌鹊叫唤,而且边叫边斗,终于掉在地上。子信说:“乌鹊的叫声不是吉祥之兆。傍晚如果有风从西南刮来,掠过树梢,吹拂房檐,那就必定会有关于口舌的事,今晚上如果有人来召唤你,千万当心不要跟他去。”子信离开永洛家后,果然刮起了风,琅琊王派人来召唤永洛,来人还说是皇帝有令叫他即刻就去。永洛打算跟来人去,妻子便在一旁劝说他千万不可出门。永洛于是谎称从马上跌落腰部受伤,不能前去赴命。结果逃避了这场灾难。

管 辂

魏管辂曾至郭恩家,忽有飞鸠来止梁上,鸣甚悲切。辂云:“当有客从东来相探候,携豕及酒,因有小故耳。”至晚,一如其言。恩令节酒慎燔。既而射鹞作食,箭发从篱间,误中数岁女子,流血惊怖。(出《魏志》)

魏人管辂有一天来到郭恩家,忽见一只鸠鸟飞来停留在房梁上,发出悲悲切切的叫声。管辂便说:“今天定会有客人从东方前来探望您。并且带着猪肉与酒,因为您家里要发生点事故。”到了晚上,真像管辂说的那样,郭恩家里来了一位住在东面的客人。郭恩便令斟酒炒菜,以礼相待。然后,他弯弓搭箭要射几只雀鹰下饭,箭从篱墙中射出去,却射中了一个几岁的女孩,女孩流血不止,神情惊慌恐惧。这就像管辂所说的,真的出了事故。

筹禅师

隋炀帝宴秘书少监诸葛颖于观文殿,帝分御杯以赐颖。乃曰:“朕昔有筹禅师,为之合诸药,总纳一竹筒药内,取以帽簪插筒药中,七日乃拔取。以对宾客饮酒,杯至,取簪以画酒,中断。饮一边尽,一边尚满,以劝宾客,观者皆以为大圣稀有之事。”(出《大业拾遗》)

有一天,隋炀帝在观文殿宴请秘书少监诸葛颖,他将御用的酒杯分出一只送给诸葛颖。然后讲了一个关于筹禅师的故事。隋炀帝说:“过去我有个筹禅师,他为我把几种药材混合在一起,一块儿装进一支竹筒里,将帽上的簪子拿来插在竹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