泚率领凶贼直到城下。有个西明寺的和尚陷入贼阵之中,他心性机巧,叫人制造攻城的云梯,梯高九十多尺,上搭板屋楼栏,可以向下鸟瞰城中的情况。浑瑊、李晟奏禀皇上说:“贼兵来势凶猛,攻城云梯十分坚固,如果放纵他们靠近城边,恐怕无法抵御。在他们离的还远的时候,请派精锐部队挫败他们。”于是,率领王师五千人马,列阵出城,同时捆好乱麻放在后面,当战斗激烈时点火燃烧。因风势不利,没能点起火来。瑊、晟二公洒酒祭奠口念祷词道:“逆贼朱泚包藏祸心,窃国弄权行凶伤德,致以狂孽之徒。来犯皇帝的车驾。如今拥众胁迫君主,即将逼近城垒。我等宣誓尽忠尽节,立志扫除妖氛。如果社稷再安,威灵未泯,当使云梯着火,逆党冰消。祷词如此激情慷慨,将士增加了百倍的勇气。风势立即回转,王师鼓噪而进,火烈风猛,烟尘冲天,云梯化为灰烬,贼兵纷纷溃逃。德宗登上城楼观看,城内城外山呼万岁。等到收复京城后,浑、李二公勋积卓著,居于首位,皇帝恩宠,封赐王侯。他们为了匡扶社稷,效忠尽职,始终如一。李西平有四个儿子,也都分别指挥管辖一部分军队,忠勇崇高荣耀显赫。当初,李晟任职于左贲,很长时间未能升迁。听说桑道茂会相面,携带丝绢一匹,凌晨就去求见他,当时相信他的人特别多,去拜见的人多数不能当即见到他。他听说李晟在门口求见,便亲自出门迎接,并在家里摆上酒菜,殷勤接待。过了一会儿便对李说:“他日您将建树功勋,富贵无与伦比。有件事情的大权掌握在您手里,我当以自己的性命相托。”李晟猜不透他话里的意思,只好惭愧地点头称是而已。桑道茂请他收回所送的丝绢,要换取李公身上的汗衫,但只请他在汗衫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说他日见此时可以互相回忆起今天的事来。等到朱泚叛乱,道茂陷落在逆贼的院子里,后来收复了京师,跟从作乱的人一律就地杀戮。当时李晟受命掌管斩决一事,道茂将要赴刑,请求跟李晟说几句话,于是提起了李晟汗衫的事。李公以无罪的名义奏明皇上,道茂得到了特殊宽赦。司徒杜佑曾经是杨炎的判官,所以卢杞忌恨他,他想出走,杜见到道茂后,道茂对他说:“年内出官,则福寿无疆。”后来,杜开始做某某官,九十余日出为某某官。官名遗忘了,他的福与寿果如道茂所言。
乡校叟
唐宰相窦易直,初名秘,家贫,就乡校授业。而叟有道术,人不之知。一日向暮,风雪暴至。学徒归不得,宿于漏屋下。寒争附火,惟窦寝于侧。夜分,叟自扶窦起曰:“窦秘,君后为人臣,贵寿之机,勉励自爱也。”及德宗幸奉天,方举进士,亦随驾而西,乘蹇驴至开远,人稠路隘。城扉将阖,公惧势不可进。忽一人叱驴,兼捶其后,得疾驰而出。顾见二黑衣卒,呼曰:“秀才已后莫忘闾情。”及升朝,访得其子,提挈于吏中甚达。(出《因话录》)
唐朝宰相窦易直,原名叫秘,家境贫寒,在乡校读书。乡校里有个打更的老头,他有道术,别人都不知。一天傍晚,风雪暴至,学生们不能回家,便住宿在破漏的屋子里。因为天冷,大家都争着往火堆旁边挤,唯独窦秘睡在一边。夜深时,老头亲自将窦扶起来说:“窦秘,你以后定为大官,富贵长寿之极,你要勤奋刻苦,自重自爱。”等到德宗幸驾奉天时,窦刚举为进士,也随驾西迁,他坐一头跛驴来到开远,因为人多路窄,城门又要关闭,窦公害怕这种情况下势必进不了城。忽然有人大声喝叱他的驴,同时捶打驴的后背,驴便飞奔而出了人群。回头看见两个穿黑衣服士卒,向他高声呼叫道:“请秀才往后不要忘记在乡下时的情分。”等他升为朝廷宰相后,打听到了这两个当年救他于危难的士卒,对他俩大力提拔。
相骨人
唐贞元末,有相骨山人,瞽双目。人求相,以手扪之,必知贵贱。房次卿方勇于趋进,率先访之,及出户时,后谒者盈巷。睹次卿已出,迎问之曰:“如何?”答曰:“不足言,不足言,且道个瘦长杜秀才位极人臣,何必更云。”或有退者。
后杜循果带相印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