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背诵经书几十万字。晚年时孙博爱好道家学问,研究墨子关于道学的论述。他能让草木、金属、石头着起火来,燃烧的火光照亮好几里地,他自己也能起火燃烧,从嘴里喷出火来,用手一指大树草丛,立刻就变得焦黄枯死。再一指,大树和草丛就又恢复原状。有一次,有个人的奴仆逃跑后藏在军营里,抓不到他。孙博就对奴仆的主人说:“我可以为你发火焚烧营房,那时你的奴仆一定会从营房里跑出来,你就等着抓他吧。“于是孙博就把一枚红色的丸子扔到军营门里,片刻之间燃起熊熊烈火,那奴仆果然跑出营房,被他的主人抓住。孙博又用一枚黑色的丸子扔进营门,火立刻就灭了,军营中的房舍和所有的东西像没着火时一样毫无损坏。当孙博作法兴火烧什么的时候,别人用水浇火,火始终不灭,必须过一阵由孙博发令让火停止燃烧火才能熄灭。孙博在水里走身上不湿,在火里钻身上不燃,他还能让千百个人跟着他在水里钻火里走,所有的人都不沾水不被火烧。他能在水面上铺开席褥,请大家坐在上面饮酒作乐,还能让大家在水面上跳舞而不湿不沉。孙博能钻进山间的石壁和地上的石板里去,起初还能看见石壁里有他的后背和两只耳朵,过了半天就消失在石壁里了。他还能吞下几千把刀剑,能自由地出入于墙壁里,好像墙壁原来就有洞似的。他能把铜镜扯拉成刀剑,又能把刀剑团弄成镜子,变形之后就定了形,只有他用手指一下,才能恢复原形。后来,孙博进到林虑山中,服用了神丹灵药,成仙西去。
天门子
天门子者,姓王名纲,尤明补养之道。故其经曰:“阳生立于寅,纯木之精;阴生立于申,纯金之精。天以木投金,无往不伤,故阴能疲阳也。阴人所以著脂粉者,法金之白也。是以真人道士,莫不留心注意,精其微妙,审其盛衰。我行青龙,彼行白虎,取彼朱雀,煎我玄武,不死之道也。又阴人之情也,每急于求阳,然而外自收(收原作戕,据明抄本改)抑,不肯请阳者,明金不为木屈也。阳性气刚躁,志节疏略。至于游宴,言和气柔,词语卑下,明木之畏于金也。”天门子既行此道,年二百八十岁,犹有童子之色。乃服珠醴得仙,入玄洲山去也。(出《神仙传》)
天门子原名叫王纲,非常精通阴阳互补互养的学问。在他所著的关于修炼的著作中说,“阳刚之气发生在天亮前的寅时,是属阴阳五行中‘木’的精华。而阴柔之气生在申时,是阴阳五行中‘金’的精华。‘金’位在西方属秋,所以‘金’有肃杀之气。上天把木投于金,木就会被金克伤,所以阴气能损伤阳气。女子属阴,她们在脸上抹粉涂脂,就是本能地学‘金’那种耀眼的光彩。所以凡是修炼的道家真人,对女人的阴柔之气特别小心留神,研究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注意阴阳的盛衰变化。修道者仰仗于东方的青龙星,而女人则属于西方的白虎星,用南方属阴的朱雀星来镇服北方属阳的玄武星,就能得到长生的道术。此外,女人在情感上有强烈的欲望,常常急切地追求男人,但表面上又故作控制压抑,不肯主动表现出追求男人的欲望,表现出了不肯向男子屈服的姿态。男子性情刚烈暴躁,节操志气比较坚定。平时在游玩宴饮时,男子对女人却又十分温柔和柔顺,言谈话语中表现出讨好和追求,这说明木怕金,阳惧阴的道理。”天门子由于按这些道理去修身养性。所以活到二百八十岁面貌仍然像童子少年。后来他常服用珍珠泡的酒,终于得道成仙,进了北海中玄洲山里去了。
玉 子
玉子者,姓韦(明抄本韦作章)名震,南郡人也。少好学众经,周幽王征之不出。乃叹曰:“人生世间,日失一日,去生转远,去死转近。而但贪富贵,不知养性命,命尽气绝则死,位为王侯,金玉如山,何益于灰土乎?独有神仙度世,可以无穷耳。乃师长桑子,具受众术。乃别造一家之法,著道书百余篇。其术以务魁为主,而精于五行之意,演其微妙,以养性治病,消灾散祸。能起飘风,发屋折木,作雷雨云雾。能以木瓦石为六畜龙虎立成,能分形为百千人。能涉江海。含水喷之,皆成珠玉,亦不变。或时闭气不息,举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