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倒坏,破烂不堪,断瓦残垣,栋折梁摧,已经是无法居住了,不过还有两间正殿,凑合着遮风挡雨。有一天,村里的头目村长王焕早晨起来,到村口遛个弯儿,他发现破殿里走出一个人来,是位出家的道长,而且长得很古怪,又矮又瘦,细长的脑袋,挽着发纂,穿青布道袍,系丝绦,厚底云鞋,长眉朗目,云绺墨髯。王焕可就过来啦:“道爷您早哇?”“无量佛,您早您早。”“唉,真不知道,仙长爷几时来的?”“昨天晚上才到。”“哎呀,这座破庙都坏啦,没法住人,道爷您太受委屈啦,这样吧,我叫几个壮年人来,给您收拾一下,修葺修葺。”王焕这人是热心肠儿,他到村里叫了七、八个年轻小伙子,两三天的时间,殿上殿下都修好啦,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锅盆碗灶准备齐全。王焕一看老仙长随身的东西太简单啦,有个大蒲团,一小包裹行李,引人注目的只有一口大宝剑,王焕看着高兴:“道爷,您怎么称呼哇。”“王檀越,贫道姓谷双名道远,还有个道号叫知机子。”
这个老仙长就是前文提到童林他师父尚道明何道源的亲师弟谷老剑客。谷道爷身怀绝技,云游四海,他来到宣化地面,一看本地老乡,朴实厚道,想在这里找个品德好的年青人,把武艺传授给他。老仙长说出名姓,王焕很喜欢这位道爷:“谷道爷,您来到塞外,指何为生呢?”“唉,我本是个化小缘的出家人,随遇而安,化一点粗茶淡饭以充饥渴就可以啦。”“道爷还带着宝剑哪?”“啊,防身之物。”“您一定会武艺呀?”“无量佛,是埃我想教几个弟子,村长问问有没有学的?”那年月上元甲子,人人好武好练。
王焕点点头:“道爷,咱们这儿的年轻人都很能干,可也有个不好的风气,都爱耍钱赌博,说真的,到时候输急了眼,房子土地都押得出!妻子老小,全跟着受罪。俗话说得好,久赌无胜家,您要能教他们些武艺,健体防身,到了农闲的时候,也省得赌钱闹事。先问问您,每月束修多少哪?”老仙长也说得好,“愿多给就多给,少给就少给,实在穷苦的可以不给,金银财宝都是身外之物,出家人视如粪土,没有钱不成,钱多了也无用。”王焕大喜:“老仙长好痛快,您看需要什么东西?”道爷画了个兵器架子的图,又把该买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器全写好。王焕派人去买兵器,找木工打好架子,拉了几车土,砸好了地,又搭起了硬顶儿天棚,一切准备就绪。
王焕挨门挨户去喊:“有愿学武艺的,束修不限,去到村公所报名。三天后全到村公所,我领你们去拜师学艺。”
到了正日子,红马关帝庙喜气洋洋,天棚下摆着桌子,祖师牌位,三柱香两支腊,红毡子铺地。王焕带着足有三十多个小伙子,名单交给仙长,叫一个名字过来一个拜师磕头。典礼完毕,叫徒弟围了一个大圈儿,道长坐在椅子上,给弟子们上第一课。告诉弟子们练武艺为了健体防身,将来为国家效力,绝不是为了打架斗殴,谁要学会了武艺去仗艺欺人,为师可不许。从这以后给大家盘腰腿站架子,万丈高楼从地起,树从根处水从源。
一晃就几个月过去啦,弟子们都有长进,谷道爷暗中一考察,这三十多人里,真能练艺的才两个,一穷一富、一僧一俗。穷的是本寨南街卖豆腐秋宝善的儿子秋田号佩雨,为人忠厚,品行端正,只是家里太穷。秋田还有老母康氏,勤劳贤惠,一家三口,指卖豆腐为生,连练武的束修银子都给不起。
另外一个是白马关帝庙的小和尚法禅,因为庙里香火盛,师父又疼他,有的是钱,每月法禅都要多给师父几倍,可是这个人性情暴烈,非常急躁。秋田家里穷,在师兄弟里不多说不多道,显得不合群儿。法禅因为有钱,显得跟谁都合得来。法禅学艺,领悟得快,他自己认为别人不如他。晚上弟子们各自回家,秋田也要走,谷老师把秋田叫住:“秋田哪,等师兄弟都回家之后,你打扫院子,擦擦兵刃再回家吧。”“是,弟子遵命。”其实他还要回家推水磨去哪!众弟子都出庙啦,法禅显得多知多懂:“师兄师弟们,你们知道师父为什么把秋田留下吗?”“不知道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