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傻,说话嗲声嗲气的,才八岁呀。这孩子比一般人可高得多,就是胳膊腿一样粗,上下跟一个大木桶似的。
朴成对儿子说:“你过来,给高僧行礼。”“高僧,鹿儿给您行礼啦。”“这孩子我给起的小名叫鹿儿。”和尚一瞧确实不好教,但是人家布施了一千两银子,我这庙里又挺穷的,怎么着我也得留下呀。宝镜和尚便说:“老施主呀,您把令郎放在我这里,您只管放心,我不会虐待他。我好好地给您教一教。”“噢,好,好,我谢谢您哪,我孩子在这儿打搅您,得吃得喝。”说着,又奉上二百两银子道:“这是我孩子在这里的伙食费用,该吃什么吃什么,他用钱我单拿,您看好吗?”“噢!好,好。”老和尚心说:初次见面就一千二百两,这财神爷我不能得罪,怎么着我也得给他教教。老员外拜了佛祖告辞走了。
吃完饭以后,老和尚把朴鹿儿叫来道:“鹿儿,我教给你一个架,你蹲蹲试试。”宝镜和尚教给朴鹿儿骑马蹲裆式,就是右左手拐着伸出来,跟要敬礼一样。这右手是个掌,左胳膊伸平了,手是个钩子,一只掌,一只钩子,两只脚尖往里兜着一点儿,腿要伸开,和肩一样宽,然后往下腆胸叠肚,从屁股一直到膝盖蹲平了,这样才成哪。这是练武术最基本最基本的功夫,但是朴鹿办不到,摆好了往下一蹲,“咕唧”,来了个屁股蹲儿。怎么回事?
他的腿弯不了弯儿。“弥陀佛,起来,起来,不用怕,再来,再来。”朴鹿站起来往下又一蹲,“咕唧”把地砸一个坑儿。他蹲一次来个屁股蹲儿,蹲一次来个屁股蹲儿。老和尚这一瞧,就说:“不行,吃饭去吧。”吃完饭后,稍微地休息休息,再练。一连三天,老和尚心说:老员外爷,您给我多少钱,这笔钱我要挣不上了,因为这个孩子实在是太笨,他的胳膊、腿不能回弯儿,这多麻烦呀!宝镜和尚就对朴鹿说,“孩子啊,这功夫你练不了哇1“师父,我也知道,我练不了,您说有什么法子呢?”“这样吧!我把你送回家去吧。”说好了以后,老和尚带着朴鹿来到朴家庄朴老员外的家门口。
朴老员外家是大财主,有的是牛和羊,一栏一栏的牲畜十分兴旺,门口外一拉溜儿有十六棵龙爪槐树,一边八棵。老和尚带着朴鹿来到门口,家里人可就瞧见了。胆子大点的一位家人问道:“大师傅,您可真有能耐,我们少爷刚出去三天就给教出来啦?这回他能拉屎了吗?会蹲了吗?”老和尚心说:刚三天就教出来了?照样还是不行。宝镜和尚对家人说:“把老员外请出来吧。”“您候着。”家人转身奔里走,时间不大,老员外朴成从里头出来了,惊讶地问:“您把我孩子教出来了?”“有什么话咱们里边说去。”
一直来到客厅坐下,家人献茶后老员外爷问:“您看我这孩子怎么样?”人家老员外爷给钱了,咱也不好推辞呀!老和尚不能说不行。只好推卸地说:“这个,老施主呀,令郎不是不能学。只是现在不能学,他的脑子还没开化,在家里再呆三年以后,脑子再开化开化,然后给我送回去,自然一学就成了,现在还不行。”其实,老和尚就是想推辞推辞,暂时不成,您先给我们布施些银子。过三年以后再说,这是个借口话,推辞话。但是老员外爷当成真的了:“大师傅,我谢谢您了。您虽把我孩子送回家,还是每月的布施我照付。
不过都一样,您应给我孩子留下一手工夫,让他在家里练着,您看怎么样?“
宝镜和尚道:“好吧!等贫僧走的时候,我看练什么合适,再教他一遍。”
老员外爷朴成吩咐准备斋饭,让老剑客青云长老宝镜禅师吃了饭,然后告辞。
朴老员外带着几个人往外送,一边走一边急着问:“您看,给我孩子留下一手什么功夫呢?”老和尚憋了半天,发现了院里有好多小牛,便说道:“把这小牛拉出一头来。”工夫不大,把一头小牛牵到老方丈眼前,宝镜禅师对朴成说:“老员外爷,您瞧见没有,令郎没事儿的时候,让他托住小牛的肚子,没事就托牛,这牛不但不能杀,而且要好麸子好料喂养,精心照顾。总用这头牛,不能换,以托起为止。您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