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童海川扬名灯市口 武云飞伤人隆福寺(2 / 11)

雍正剑侠图 侠义小说 18765 字 1个月前

上了,就是‘恶心不善’。行,回家煮元宵吃去吧。”把这份彩头就拿过来了。

又走到一个买卖铺户门前,那儿也有谜语,海川一瞧有这么一条儿,门口格子上挂着一个小孩儿玩的唱戏的假脸儿,旁边还有两吊钱,也是打俗语一句。猜中者不但这两吊钱归你,还给你二斤元宵。大家伙也都在猜。海川也想: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候,一位穿着羊羔儿皮袄,系着青褡包,带着老毡帽,穿着老毡疙瘩,迈步进来了,说道:“掌柜的,这条儿谜语我揭了。”

“噢,好啊!爷台,祝您年节快乐。您来吧,揭这个吧。”这人到这儿一伸手,把这两吊钱摘下来,转身就走。走到人群这儿一回头:“老师傅,我打上来了吧?”老头儿乐了:“哈哈,这元宵也归您。”他把这两吊钱拿了,元宵也拿了,分人群走出去了。大家伙就问啦:“嘿!老头,他怎么打上了?

到这儿把钱拿走了,您还给他元宵。您给揭一揭,这个叫什么?“老先生笑着说:”诸位,您瞧这儿有钱,还有假脸,这句俗语叫‘要钱不要脸’,他把钱拿走了,把脸搁在这儿了,不正对了吗。“大家伙这乐呀,连王爷都乐了:”好!这个谜语编得好。“

再往前,又碰见打灯虎的了。这儿上头红纸写着黑字:“铁打一只船,金子两镶边,一脚踢碎了,还须用线连。打四个地名。”有一个文墨人儿说:“老先生,这个灯虎儿要打上来,有什么彩头哇?”“您瞧见没有,四斤元宵,两吊钱。元宵您回家一家子煮着吃去,两吊钱您打点酒买点儿菜,回家喝二两。这个不好打。”“这个我打上来了。”“您当着大家伙说说吧,对了,您就把彩头儿拿走。”这位说:“好吧。我打这头一句‘铁打一只船’是陈州,‘金子两镶边’是贵州,‘一脚踢碎了’是苏州,‘还须用线连’是杭州。不知道对不对?”“您打对了1把元宵和钱全拿走了。海川还纳闷儿呢,这位打得很脆呀。后来自己这么一想:噢!对了,“铁打一只船”,船就是舟,那还不沉吗。“金子两镶边”,拿黄金把两旁边镶起边儿来,那可不是贵重吗?值钱哪贵州0一脚踢碎了”,把这船给踢碎,不就“酥”

了吗,苏州哇0还须用线连”,拿这针一缝这不是“杭州”吗,高!年大人陪着王爷指指点点,说说笑笑,拥拥挤挤,可由打北新桥走十条,奔钱粮胡同口,过东四牌楼,奔灯市口来了。越走越近,很快就进入灯市口了,爷儿几个正在那逛灯呢,猛然间,灯市口一阵大乱,“哗——”就像开了锅一样,人群波开浪裂。就听有人喊:“不得了啦,有人拖人哪!这人胆儿可不小哇!听说是皇上的孙子抢人哪1又有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救命啊1

还有人喝喊着:“打、打、打1年大人听了就一怔,王爷听完了把脸沉下来了。正月十五逛灯,天子与民同乐,大家伙儿正在高兴的时候,繁华之地,怎么有皇孙抢人哪!王爷忙说:“海川,快过去瞧瞧,不管他是谁,把他给我抓来1王爷说了话了,海川敢管了。英雄马上分人群往前走,老百姓四散奔逃,海川挤到现常抬头一瞧,海川可是一愣。一匹白马鞍,嚼环鲜明,马上坐着一位公子阿哥爷,迎顶镶着一粒明珠,身上穿着紫色宫绸皮袍,外罩火红缎子的斗篷。看年纪也不过二十来岁,手下有二十几个恶奴,都是短衣襟小打扮,绢帕缠头。每人身上别着一根檀木斧把,抢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姑娘。这个老太太撒野打泼地喊:“救命噢!抢我的女儿啦1一个恶奴过来照着老太太胸口就是一脚:“这是你们家的造化,不识抬举。抢你们闺女算什么1海川一想:真有这事!千人瞧万人看,随便抢人家妇女。海川不由得勃然大怒,不用说王爷有话,没话我也得管哪!海川垫步拧腰,“燕子三抄水”,飞身形过来,来到马前伸手一横:“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天子与民同乐,你们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擅抢良家妇女1旁边有人说:“这老乡,你逛灯就逛呗,见着这事躲远着点儿,你管这事干吗?”旁边又有人搭茬道:“二哥,您甭说,今儿这场事,这老太太家里有德性,碰见这位敢管,换个主儿,真没人敢问1“哟喝!你认得他?”“多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