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刘仁赡全节完名 南唐主臣服纳贡(4 / 5)

飞龙全传 侠义小说 8143 字 1个月前

彦卿深得民心,为之死守,是以臣等不能即克。近闻城中粮草不继,臣与诸将合兵击之,早晚可破也。”世宗道:“御弟可分付诸将,各皆用心,朕当照功升赏,决不负也。”匡胤受命。次日,即与李重进等分门攻打,将士齐心,军兵奋力,自早至午,只见城西北角早坍了一阙。曹英身先士卒,手执蛮牌,提剑鼓勇登城,把守城军乱砍,下面军士蜂拥上城。唐兵遮拦不住,各自下城逃命。曹英开了西门,众兵齐进,城中鼎沸起来。张彦卿见周兵已至,即与都监郑招业领兵拒敌。郑招业杀奔南门,正遇李重进奋勇而来,不待交战,一刀劈个正着,招业翻于马下。李重进大杀唐兵,往东门而来。张彦卿见势已急,无可挽回,仰天叹道:“今日得报我主矣!”遂掣出宝剑,自刎而死。手下部兵一千余人,尽皆自杀。有诗为证:

固守坚城势不回,推恩部下气相随。

天心已去身全节,义过田横不泯坠。

匡胤既得楚州,随与李重进收兵屯扎,迎驾入城,出榜安民,开仓赈济。于时周兵势盛,所到莫敌。消息传入金陵,唐主大惧,饮食俱废,如坐针毡,又耻降号称臣,乃传位于太子弘冀,遣使奉表,臣事中朝。计南唐所管地界,只有庐州、舒州、蕲州、黄州四郡未下。差使表奏世宗,献其地土,乞求罢兵。世宗取表视之,见其言词哀切,情意凄恻,遂言道:“朕本意只取江北而已,今唐主既能举国纳降,复何言哉?”乃赐答唐主书云:

大周皇帝书达唐主:朕兴师,非为贪求土地,残害人民;实以天下一家,各守封域,以抚治人民,永享安静和平之福,将子子孙孙,实加赖之。通好方新,书旨更不多及。

差使领书,回金陵见唐主。唐主看书,心始感激,遂仍差使奉表来谢。其表云:

唐国主臣李璟谨顿首拜表上皇帝陛下:臣遣臣陈觉,奉表天朝。钦奉诏书,休兵息战,允许和好,容小国仰天涵地育之德,臣不胜衔感。谨献江北四州,每岁纳贡银一百万缗,以供上国岁时之用。昧死谨言,伏候赦书。

世宗得表,群臣称贺。江北悉平,共得十四州六十县。复赐唐主书,谕以:“自今以后,朕已罢战,不须传位。”赐钱弘俶、高保融等犒军钱帛数十万。唐主仍差平章冯延已献银、钱、茶、谷共二百万,赴御营前犒军。世宗待之甚厚。冯延巳复命,称世宗之德。于是唐主倾心臣服于周。有诗为证:

大将南征拥战旗,归降纳土建功奇。

欲知边境生民恨,烽火年来望眼迷。

世宗喜南方平定,下令班师还京。各营得令,无不欢欣。明日,拔寨起行。正是: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驾返汴京,世宗论功封爵,给赏三军,大开龙宴,庆赏功臣。自是君臣勤政,百姓安乐,置兵戈而不用,渐见太平之象矣。

一日,世宗于文书中得一木简,长三尺,上写着“检点作天子”五字。世宗骇异,察其所置之人,竟不可得。时张永德为殿前都检点,世宗心疑,遂命赵匡胤代之。

显德六年,调回征蜀将帅王景、向训等。

时有近臣奏道:“昨夜枢密使、昌邑侯王朴卒。”世宗闻奏,亲临其丧,恸哭数日,悲不能止,仰天叹道:“天不欲朕致治耶?何守朕之速也?”命具衣冠,以王侯之礼葬之。文武百官俱皆送葬。汴京百姓感念王朴平日待民如子,皆悲哀祭献,罢市三日,如丧考妣。有诗为证:

深明术数佐皇家,辅治新君谋远夸。

正值升平身已故,黎民千古尽吁嗟。

却说南唐主顺中朝之后,与群臣议贡献之礼,宋齐邱奏道:“昔日后汉主登极之时,主公曾献女乐数十名,以免数年之扰;今议贡礼,亦可献美貌聪明者与中朝,胜似金玉玩好之物,且吾江南得有泰山之安矣。”唐主道:“吾观世宗乃英明之主,非比寻常,倘若不纳,是无功而反获罪矣。”齐邱道:“美色人人所爱,汉帝未尝不英明,不闻弃逐而临我不测也。望主公速即行之,必无他虑。”唐主依议,即令中官取美女。中官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