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悅与簡文同年,而發早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58桓公入峽,絕壁天懸,騰波迅急,乃歎曰:「既為忠臣,不得為孝子,如何?」
59初,熒惑入太微,尋廢海西,簡文登阼,复入太微,帝惡之。時郗超為中書,在直。引超入曰:「天命修短,故非所計。政當無复近日事不?」超曰:「大司馬方將外固封疆,內鎮社稷,必無若此之慮。臣為陛下以百口保之。」帝因誦庾仲初詩曰:「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聲甚凄厲。郗受假還東,帝曰:「致意尊公,家國之事,遂至于此。由是身不能以道匡衛,思患預防。愧歎之深,言何能喻?」因泣下流襟。
60簡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宣武至,問上何在。簡文曰:「某在斯。」世人以為能。 61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62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喪于哀樂,与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儿輩覺,損欣樂之趣。」
63支道林常養數匹馬。或言:「道人畜馬不韻。」支曰:「貧道重其神駿。」
64劉尹与桓宣武共听講禮記。桓云:「時有入心處,便覺咫尺玄門。」劉曰:「此未關至极,自是金華殿之語。」
65羊秉為撫軍參軍,少亡,有令譽,夏侯孝若為之敘,极相贊悼。羊權為黃門侍郎,侍簡文坐。帝問曰:「夏侯湛作羊秉敘,絕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權潸然對曰:「亡伯令問夙彰,而無有繼嗣;雖名播天听,然胤絕圣世。」帝嗟慨久之。 66王長史与劉真長別后相見,王謂劉曰:「卿更長進。」答曰:「此若天之自高耳。」
67劉尹云:「人想王荊產佳,此想長松下當有清風耳。」
68王仲祖聞蠻語不解,茫然曰:「若使介葛盧來朝,故當不昧此語。」
69劉真長為丹陽尹,許玄度出都,就劉宿,床帷新麗,飲食丰甘。許曰:「若保全此處,殊胜東山。」劉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王逸少在坐,曰:「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70王右軍与謝太傅共登冶城,謝悠然遠想,有高世之志。王謂謝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費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謝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邪?」
7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72王中郎令伏玄度、習鑿齒論青楚人物,臨成,以示韓康伯,康伯都無言。王曰:「何故不言?」韓曰:「無可無不可。」
73劉尹云:「清風朗月,輒思玄度。」
74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雖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漢之君,必當褰裳濡足。」 75謝公云:「賢圣去人,其間亦邇。」子侄未之許,公歎曰:「若郗超聞此語,必不至河漢。」
76支公好鶴,住剡東□(仰人換山)山有人遺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鶴軒翥不复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林曰:「既有陵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翮成,置使飛去。
77謝中郎經曲阿后湖,問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謝曰:「故當淵注□(水亭)著,納而不流。」 78晉武帝每餉山濤恒少,謝太傅以問子弟,車騎答曰:「當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79謝胡儿語庾道季:「諸人莫當就卿談,可堅城壘。」庾曰:「若文度來,我以偏師待之;康伯來,濟河焚舟。」
80李弘度常歎不被遇。殷揚州知其家貧,問:「君能屈志百里不?」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