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5 / 6)

齐东野语 笔记小说 10177 字 1个月前

备久弛,有以吴无备告堇,请劲骑数千,先事长驱而入者。仲孚为蜀危之,又谓孛堇曰:“自四太子时,犹不得蜀,设不如意,出危道也。”堇又为之止。

其后,下秦州,取德胜,所至降附,其力为多。时王瞻叔驻绵州,总饷事,王刚中为制帅,治成都。瞻叔请遣重臣镇蜀,时虞雍公方奏采石功,遂以兵书开宣幕。虞知仲孚不忘本朝,欲显招之,乃以王爵告命使持与之,仲孚乃径自屯所归于虞。

既而雍公舍险,出兵平地,一战而败,丧将校七十二人。凡吴所下州郡,不能抚有。及致金人责免敌钱,故所在皆叛。而仲孚屡为画策,亦不见用。中原之民,以为误己,大怒,因不复信之,以至于败云。

○隐语

古之所谓词,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玉篇》谜字释云,隐也。人皆知其始于黄绢幼妇,而不知自汉伍举、曼倩时已有之矣。至《鲍照集》,则有井字谜。自此杂说所载,间有可喜。今择其佳者,著数篇于此,以资酒边雅谈云。

用字谜云:“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又云:“重山复重山,重山向下悬。明月复明月,明月两相连。”木玷云:“我本无名,因汝有名。汝有不平,吾与汝平。”日谜云:“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又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除去脊梁骨,便是这个谜。”染物霞头云:“身居色界中,不染色界尘。一朝解绳缚,见姓自分明。”持棋云:“彼亦不敢先,此亦不敢先,惟其不敢先,是以无所争,是以能入于不死不生。”字点云:“寒则重重叠叠,热则四散分流。四个在县,三个在州。村里不见在村里,市头不见在市头。”印章云:“方圆大小随人,腹里文章儒雅。有时满面红妆,常在风前月下。”金刚云:“立不中门,行不履阈。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亦不足畏也矣。”蜘蛛云:“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心藏之,玄之又玄。”又云:“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拄杖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木屐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遇刚则铿尔有声,遇柔则没齿无怨。”蹴リ云:“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墨斗云:“我有一张琴,丝弦长在腹。时时马上弹,弹尽天下曲。”打稻<耒加>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夹注书云:“大底不曾说小底,小底常是说大底,若要知得大底事,须去仔细问小底。”元宵灯球云:“我有红圆子,治赤白带下,每服三五丸,临夜茶酒下。”日历云:“都来一尺长,上面都是节。两头非常冷,中间非常热。”手指云:“大者两文,小者三文,十枚共计二十八文。”水中石云:“小时大,大时小。渐渐大,不见了。”或以为小儿囟门。手巾云:“八尺一片,四角两面。所识是人面,不识畜生面。”接果云:“斫头便斫头,却不教汝死。抛却亲生男,却爱过房子。”

又有以今人名藏古人名者云:“人人皆戴子瞻帽(仲长统),君实新来转一官(司马迁),门状送还王介甫(谢安石),潞公身上不曾寒(温彦博)。”

又有以古诗赋败弓云:“争帝图王势已倾(无靶),八千兵散楚歌声(无弦),乌江不是无船渡(无肖),羞向东吴再起兵(无面)。”然此近俗矣。若今书会所谓谜者,尤无谓也。

○赵涯

理宗初郊,行事之次,适天雷电以风,黄坛灯烛皆灭无余,百执事颠沛离次。已而风雨少止,惟子阶一陪祠官,虽朝衣被雨淋漓,而俨然不动,理宗甚异之。亟遣近侍问姓名,则赵涯也。时为京局官,未几,除监察御史。

○书种文种

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其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裴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练兼善尝对书太息曰:“吾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