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木来,把他二人共殓了,悄悄抬到山里埋葬了,谁人得知?”刘万户与夫人都点头会意,取三十两银子与施妈妈,叫他速去打点,又吩咐道:“切莫声张。
来扛抬的人,切莫与他说真话。若做得干净,前情我也不计较你了。棺木须要黄昏人静,从后门抬进,不可与一人知觉。
凡事谨言,不可漏泄。”说罢,施妈妈自出,暗暗的打点停妥。
到得人静,刘万户只叫春娇开了后门,放那抬棺的悄悄而入。
扛抬的人留在外厢,单叫李夫进来,把两个尸首,放做一柩。
老夫人不敢高声大哭,因爱惜这个女儿,虽有家资,已死无靠,遂将房中金珠首饰,尽数都放在棺内,方将棺材盖上钉好。老夫人又赏了扛抬的人,悄地抬出,抬到天竺峰下,掘开土来,把棺材放下。李夫吩咐众人道:“你们抬了这半夜,也辛苦了,你们先自回去,买些酒吃。我受人之托,当终人之事,我自家来埋葬了。”众人取了扛索而回。
独李夫心怀歹意,因人殓时,见老夫人将金银首饰放在棺内,约摸也有三百金。李夫是眼孔小的人,生平何曾见过这许多东西?一时眼热,恨不拿来,揣在怀里,故先打发了这几个人回去,再四顾无人,便将铁锄把棺盖着实打了几下,那棺盖就松开一条缝。原来李夫先前用了贼智,便预备着这个意思,于钉钉时节,就不着实钉紧,所以一敲就开,再将铁锄去了口边,撬将开来,把棺盖锨开,放在旁边;正要伸手去小姐头上拔他首饰,你道世上有这样遇巧的事!一边李夫去取首饰,一边文世高还魂转来,叹息叫声!
那李夫吃了一惊,只道是死鬼做怪,慌了手脚,连忙便跑。只听得呼呼有鬼,从后赶来,愈觉得心慌,急急往前奔走,一连跑了四五里路,方才放心。回转头来一看,并没有一个人影。低头一看,原来脚上带了一条大荆草,索索的,不住拖着。四边荒草乱响,不觉疑心生暗鬼起来。李夫原不是久惯劫坟之人,所以一惊便走回去,那里还转来?正是:
惊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下来。
且说文世高还魂转来遍身疼痛难当,又不知何处,举目茫然。但见,淡月弯弯,残星点点;荒蒿满眼,古木参天。见自己存身棺内,谁知棺内又有一尸,料是秀英小姐了,抱着小姐的尸首,哭道:“我固为香而死,卿必因我而亡。既得生同情,死同穴,志亦足矣。”因以面对面,抱着,只是哭。如小姐不能回生,便欲再寻死地。忽见鼻孔中微有气息,文生急按耳哀呼,以气接气。良久,秀英星眼微开。文生大喜,渐渐扶起,觉音容如旧。
二人既醒,悲喜交集。秀英道:“今宵死而复生,实出意表,这是天意不绝尔我之配。但我父母,谓尔我已陷于死亡,无复再生之理,不可聚归。不若妾与君同去,晦迹山林,甘守清贫,何如?”文生点头道:“此言甚是有理。”
两人从圹中走去,文生因跌坏,步履维艰。秀英只得帮着文生,将棺内被褥,打了一包;又将自己金银首饰,收拾藏好;再将棺盖盖好,把铁锄锄些浮土,掩了棺木,携了包裹,二人你搀我扶,乘着星月之下,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出山来,走到天亮,方才到得水口。文生雇了一只阿娘船,扶了秀英小姐下船,便与船家长几钱银子,买些鱼肉酒果之类,烧一个平安神福纸。大家吃了神福酒,遂解缆开船而去。正是:
偷去须从月下移,好风偏是送归期;
旁人不识扁舟意,惟有新人仔细知。
这文生载了秀英小姐,就如范大夫载西施游五湖一般,船中好不欢悦。又是死而复生之后,重做夫妻,尤觉不同。只是身体跌伤之后,少不畅意,每到了村镇,便买些酒肉将息。
过了三日,早到了苏州地面,文生先上去,叫了一乘暖轿子下来,收拾了包裹,放在轿内。两人抬到家里,歇下轿子,请那新娘子出来,那时更自不同:
不道是嫦娥下降,也说是仙子临凡。
原来文生父母双亡,他独自当家,就叫婢女收拾内房,打扫洁净,立时买了花烛纸马,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