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情中爱(4 / 24)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45463 字 1个月前

鱼买来后,妻子把它斩成三段。早餐为戚继光端来鱼头,午餐又送来鱼尾。戚继光觉得奇怪,就问她:“中间那段哪里去了?”妻子说:“没有中间那段。”戚继光以为她自己煮着吃了,心里很不高兴。到了吃晚饭时,妻子竟端来了一块鱼腹,送给戚继光说:“您辛勤操劳我常无事可做,因而您吃好的我吃差的,是很正常的礼节 。”戚继光很惭愧地向妻子道谢。

甘后

王嘉《拾遗记》:蜀国先主刘备的甘皇后,是沛县人。她虽然出身微贱,然而当地相面的人却断言:“此女子日后必定极富贵,而且是位至后宫。”待她长大成人,果然体貌不凡。

到了十八岁,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把她召人宫中。每当宠幸她时,都让她坐到白绡帐中。这时,若是从窗外向里望去,看见的就像是月下聚雪,冰洁玉白。其时,河南有人献给皇上一个玉人,身高三尺,先主将玉人放置在宝座的后侧,白天与大臣们讲说军谋策略,晚上则搂抱甘皇后玩赏玉人。先主常赞赏说:“玉是一种珍贵的东西,它高洁如君子之德,况且又被雕琢成人形,我怎么能不好好地欣赏它呢!”甘皇后的皮肤与玉人一样洁白滋润,看的人几乎难辨真假。宫中的嫔妃不但嫉恨甘皇后,也嫉恨玉人。

红泪揾罗巾

《槐西杂志》

“去去复去去,凄恻门前路。

行行重行行,辗转犹含情。

含情一回首,见我窗前柳。

柳北是高楼,珠帘半上钩。

昨为楼上女,帘下调鹦鹉。

今为墙外人,红泪沾罗巾。

墙外与楼上,相去无十丈。

云何咫尺间,如隔千重山。

悲两决绝,从此终天别。

别鹤空徘徊,谁念鸣声哀。

徘徊日欲晚,决意投身返。

手裂湘裙裾,泣寄藁砧书。

可怜帛一尺,字字血痕赤。

一字一酸吟,旧爱牵人心。

君如收复水,妾罪甘鞭箠。

不然死君前,终胜生弃捐。

死也无别语,愿葬君家土。

倘化断肠花,犹得生君家。

上面这首诗见于《永乐大典》,题为《李芳树刺血诗》,没有注明写作朝代,也没有记载李芳树的生平,也不知道是作者自述,还是像《窦元妻诗》、《焦仲卿妻诗》为时人所代作。社会上没有流行的版本,我校勘《四库全书》时,偶然发现了它,我喜欢这首诗缠绵悱恻,没有丝毫怨怒之意,读之可惊天地位鬼神,便让馆吏为我抄录了一份。时间一长,这记诗的纸不知到哪儿去了。今年我要前往滦一陽一,临走前,检点旧书,忽然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了它。这首诗湮没了几百年,终于重见天日。

这难道不是贞魂怨魄一精一贯日月星辰,不可磨灭吗?陆耳山曾说:“这首诗的次序排在韩世忠孙女诗的前面,她在宋末,那么刘芳树一定是宋人。”陆耳山以例推之,是想当然而已。

温都监女

《野客丛谈》:苏东坡因事被贬谪到惠州。惠州温都监有个女儿,名叫超超,长得颇有姿色,已经十六岁了,还不肯嫁人。一天,超超听说苏东坡来到了惠州,便对人说:“东坡就是我的好丈夫。”夜里,每当东坡讽永诗词,她就在窗外徘徊。

如果东坡发觉,推窗而望,她便跳墙离去。后来,苏东坡去拜访她,她便向东坡倾吐爱慕之意。东坡说:“我将让王郎与你结为良缘。”然而不久,东坡又贬到海南,超超的事就搁置了下来。等东坡再回惠州时,超超已忧郁而死,家人把她葬在沙滩的旁边。东坡来到超超墓前,很伤感地作了一首《卜算子·孤鸿》: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里借鸿来作比喻,并不是真说鸿。“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说她年轻时挑来挑去不嫁人;“寂寞沙洲冷”,指她的埋葬地。此词是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