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进士,家居温州,以豪侠为事。一次,他到苏州游历,住在支山禅院。恰好有位名叫荆十三娘的妇人,也在禅院为亡夫设祭大祥斋。她见中行豪爽仗义,顿生爱慕之情,两人遂同船赴扬州。一路上,中行以义气随意取用荆十三娘的钱财,十三娘也毫不在意。两人到了扬州,住在赵中行的朋友李正郎家。李正郎有位爱妓,因爱妓父母嫌正郎无权无势,便把女儿从正郎手中夺走,将她嫁给了诸葛殷。李正郎为此惆怅不已。但此时诸葛殷与吕用之勾结起来讨得高大尉的欢心,便依仗其权势在扬州恣意妄为,横行无忌。
李正郎慑于他的权势,只好忍气吞声,暗中流泪而已。赵中行来后,他便将自己的不幸遭遇说给中行听。荆十三娘在一旁听了,也十分气愤,对李正郎说:“这是小事一桩,我能为你报仇。你们两人先过江,六月六日正午时分在润州北固山等我。
“赵中行和李正郎依荆十三娘所言,过江到了北固山。六月六日正午,荆十三娘果然背着个大口袋来了,打开一看,竟是李正郎的爱妓还有爱妓父母的脑袋。正郎扶出爱妓,将那两颗头颅挖个坑埋了,遂拜谢荆十三娘。荆十三娘含笑不语,与赵中行双双离开了北固山,前往浙中。
谁能保妇女不遭患难
《如是我闻》:献县的捕役樊长,奉命与他的同伴一起去捕捉一位大盗贼。盗贼见有人来捕捉他,便跳墙逃跑了。于是,他们就把盗贼的妻子带回家去拷问。同伴见那妇人姿色不凡,竟神魂颠倒,便把她搂在怀里调戏。妇人害怕皮肉受苦,只好忍气吞声由他摆布。同伴见妇人不吭声,更加肆无忌惮,解开了她的衣带,欲行不轨。这时,樊长突然冲了进来,怒喝道:“谁家没有妇女,谁能保证家中遇难妇女不落别人手?你要是再敢动一下,我马上就报官。”同伴见他那怒不可遏的样子,害怕了,忙向他求饶,那妇人因而得免。
雍正四年七月十七日戌时,樊长的女儿嫁给一位农夫,当夜强盗闯进了新郎家,抢劫财物,一个强盗见樊女容貌清秀,就剥光了她的衣服,想強一姦她。这时,另有位强盗闯了进来,将他呵斥住了。樊长制止同伴的时间是子时,这件事发生在戌时,中间仅隔一亥时。第二天,新郎让人把发生的事告诉了樊长,樊长很惊讶,仰起脸来望着天空,舌头竟翘起落不下来了。
娄江妓
《情史类略》:明世宗嘉靖年间,娄江有位孙太学,与一位妓一女相爱。两人海誓山盟,你嫁我娶。为了讨得妓一女欢心,孙太学倾其所有。恰在此时,孙太学的妻子病故,家境越发贫困。亲友以此为由,唆使孙太学状告妓一女谋取他家资财。妓一女听说后,用计送给孙太学吃的用的,并与他重申先前的誓盟,两人遂结为夫妇。孙太学从不善于治理家事,没多久,妓一女所带的珠宝首饰都变卖殆荆妓一女无奈,只好日夜勤劳辟麻织布来奉养孙太学,俩人日常饮食,不过是稀粥而已。如此过了十几年,孙太学从困苦中体会到居家过日子的难处,深为以前奢侈懒惰而悔恨,遂萌发参加科举考试的念头。然而,囊中羞涩,无财力赴考,只好对烛垂泪。妓一女见丈夫确有诚心,便让他把自己平日坐着纺织的地方挖开,取出一千多两金子。原来,这都是妓一女暗中埋下的。孙太学靠着这些钱财,捐得一县尉,后又升为按察司经历。待到孙家渐渐富裕,妓一女便劝孙太学辞官归乡,以小康生活安度晚年。
京师兵官
侯甸西《樵野记》:姜子奇是江浙一带的人,明太祖洪武初年,他刚刚娶妻三年。此时,大军过境,扰乱江浙,子奇便带着妻子出去避难。仓惶间,却将妻子丢失,妻子竟被大军长官携带到京城官郏子奇流落四方多年,后历尽艰辛来到京都乞讨度日。一天,他来到一处深宅大院行乞,楼上的贵妇见了他,涕泣不止,端给他美酒佳肴让他吃,临走时,又用布袋装了一斗熟米送给他。子奇吃了饭,拿了米,但没敢抬头就走了。
第二天,此妇又在门口倚望,见子奇行乞过来,便趁主人不在之机,把子奇叫到跟前,与他说话,不巧,这事被女主人瞧见了,当即派人追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