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来到了长林丘,面对埋凤之处,和泪而歌道:杳杳灵凤,绵绵长归。
悠悠我思,永与愿违。
万劫无期,何时来飞。
灵凤听见配英的歌声,突然复活,抱着配英,展翅飞向云中。
相思鸟
《闽小记》:我经过浦城时,得到一对相思鸟,让雌雄同在一笼。起初,我关一只,放出另一只。即便那被放的一只飞走,不久也会飞回来,并宛转央求快让它进笼子。被关在笼子的那只相思鸟也像新婚小别一样,欢呼跳跃,高兴地迎接同伴的归来。但如此这般接连关放几次后,则关的那只和放的那只,相互之间的情意便很平常了,如同田间劳作的夫妇一样。有别离但能够数其归期及行踪,知道对方肯定要回来,这就不像闺中少妇盼望远游的夫君,或是在外流浪的男子思念家中的亲人而一心要回家那样的心情了。相思鸟睡觉时,总是将头钻到对方的羽翼里,各自屈起一条腿,用一条腿站立。我曾在晚间观察,大吃一惊,以为丢失了一只鸟,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虽然只有两条腿,但其羽翼却比一只鸟要厚。我笑着对别人讲:“经常看看相思鸟睡觉的样子,可以增添夫妇伉俪之情啊!”
也有人说:单独把雌性相思鸟关起来,则雄性相思鸟怎么也不愿离开;但如果将雄性的相思鸟单独关起来,那么雌性的相思鸟就会远走高飞的。
孤鹳移情
陈尚古《簪云楼杂说》:有个叫钱元觉的秀才,在外客寓一座楼里。此楼北窗外有株大古柏,蓊然而立,树上有窝鹳鸟做的巢。鹳鸟朝夕飞来飞去,弄来食物喂养小鹳雏,毫无怕人之意。有一天,一只鹳雏丢失了,孤独的雌鹳绕树哀鸣,声调甚是凄惨,令人肠断。如此继续了好几天。忽一日,突然飞来一只雄鹳,偷偷飞到巢里。那只雌鹳拼死将其赶走了。不久,飞来一大群鹳鸟,飞翔鸣噪了好一阵才散去。再看那只雌鹳,已和一只雄鹳依偎在一块,亲如佳偶,不再将其赶走了。君子说:“贞洁自守,实乃出自天性,往往为情所迁移。鸟儿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鸳鸯
《圣师录》:明代成化六年(公元年)十月间,盐城天纵湖渔父看到湖里飞来很多鸳鸯。有一天,这位渔父抓来一只雄鸳鸯,将其烹煮。有只雌鸳鸯跟着船边飞边叫,不肯离去。
渔父刚把锅盖揭开,那只雌鸳鸯立刻从空中飞下来,投进滚烫的沸水里,殉情而死。
队队
清代赵学敏《出草拾遗》:云南地方有种小虫子,名叫队队。其形状像虱子,出来活动时必定雌雄相随。有人将队队抓来卖给富贵人家,价至四、五两银子。如将队队装进银匣里,放在枕下,就会使夫妻和好美满。
相思子
《觚賸》:红豆,又名相思子。其树叶像槐。盛夏时子实成熟,破荚而出。相思子的颜色光泽胜过珊瑚。广东一带的闺阁女子,大多把相思子和珠翠杂串在一起,作为头饰。这种饰物能够长久不坏。相传有个怨妇,在相思树下盼望丈夫的归来,眼中血泪染红了树枝,立刻结成子实。这大概就是相思子名称的由来。扬州人吴薗次,官居吴兴太守。他有首词中写道:“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梁溪有位顾氏女,看见这首词后非常喜爱,早晚讽咏品赏;所住房间的四面墙壁上,竟都写满这两句词。当时人都誉称吴薗次为“红豆词人”。
驴驹媚
《池北偶谈》:座中有位客人偶然说起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中提到“驴媚”,不知所指何物。根据僧赞宁《物类相感志》的说法,凡是驴驹初生,还没落地时,其口中含有一物,像是肉球,名叫媚,妇女佩带它,能增添媚态。
绿衣使者
《开元天宝遗事》:长安城中,有个叫杨崇义的豪民,其家数代豪富,服饰古玩之类的宝物,比王公之家还要好,还要多。杨崇义的妻子刘氏,长得天姿国色,与邻居儿子李弇私通,感情胜过原配夫妻。二人起了歹意,打算谋害杨崇义。
有一天,杨崇义喝得大醉而归,进房躺在床上昏睡。刘氏协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