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情中贞(下)(14 / 16)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27781 字 2个月前

。谢氏宗族的人都为她的忠节品行所感动,遂将她的事迹上奏州太守,太守下令为她家挂匾额以表彰她的贞节。

以是为赵女之笄耳

《无为州志》:吴氏,是秀才傅扬声的妻子,侍郎吴光义的三女儿。扬声学问不错,但家中贫穷,又不幸早折。扬声死时,吴氏才二十二岁,她悲痛得想以身殉夫,只是因为婆婆年纪太大,无人照顾,才强忍殉死的念头,服事婆婆。

自丈夫死后,她便同婆婆居于一处,同吃同住,两人常常相对饮泣。她母亲常来接她回娘家去住,但她总是不去,留下来照料婆婆。吴家仅有几亩薄田,所产粮食不够家用,她父亲时常周济她,可她从不多拿。崇祯年间,兵匪进犯无为,她的母亲很为她担心,说:“她孤独无依可怎么办呢?”父亲说:“别为她担忧,她有强大的后盾。”母亲很奇怪地问:“她有什么后盾?”父亲说:“别人依靠人,她依靠鬼神。”

以前,吴氏的衣袖里总是放着一样东西,一时一刻也不离左右,有人问她,那里面放的是什么?她说:“是钥匙。”母亲不相信,派婢女一检查,原来是用一块手帕包裹着一条长十几尺的丝线绳。母亲迫问她:“随身携带这东西干吗?”吴氏见母亲盘问,脸色惨白,过了一会才慢慢地告诉母亲:“天下这样不安定,我一个寡女子,如果遇有不测,当以此来保全我的贞节 。”父母听了她的话,都痛哭起来。

等到父亲去南中避难时,吴氏也带着婆婆赶到了南中,后来,婆婆病故,吴氏依礼安葬了她。傅氏家族的族长敬慕吴氏的为人,因为她没有儿子,便祷告祖先,把扬声的堂弟扬勋的儿子过继给她,来延续扬声的香火。

三十年老寡妇

《余杭县志》:马氏,是明经董宗原的母亲。宗原的父亲董士奇,早逝而去,仅留下宗原一个孩子,尚在襁褓中。宗原的奶奶还在,但年纪很大,并且经常闹玻董家很穷,士奇死时,家中连一石米都没有,马氏只好靠纺织缝纫挣钱换米来养家糊口。一天,邻居家失火,火势漫延到董家,马氏只身一人背着婆婆抱着孩子闯了出去。把她们放到安全地带后,她又返身进屋,用身体护住丈夫的棺材,并大声哭喊着说:“天哪!

我无力背着棺材出去,就让火把我一同烧死算了!”说来也奇怪,转眼间,风向突变,火也灭了,吴氏的屋子存留下来。

不久,天下战乱纷起,宗原这时已长大成人,他不想读书,打算做别的事。吴氏对他说:“你父亲临终前握着你的手对我说:‘这孩子长大,别叫他干别的,一定要让他好好读书,刻苦攻读举业。’我备尝艰辛,将你养大,怎么能够违背你父亲的遗言呢,你不用担心家里的衣食费用,我自有办法供你读书。

“于是,她便租种了房后的一块瘠薄田地,在那上面种些蔬菜瓜果,用这些东西换点米面来供家用。马氏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辛勤劳作,只希望儿子学有成就。不料宗原参加了六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马氏见此状况,内心十分痛苦,拍着胸膛哭诉道:“我三十年的老寡妇,富贵无所求,只希望你能名登榜首,来告慰你的父亲,现在我已没几天活头了,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从那以后,她的屋子里每天晚上都传出哭泣声。一天晚上,她坐在床上握着宗原的手长长地叹息了几声,便无病而卒了。

晚节愈严

《太平县志》:林氏女,名月汀,生得端庄文静,无事从不东走西窜,邻居们都很少见过她的面。十六岁时,许配给邱茂匡,不久,茂匡便死去了。林女听到讣信,便哀求父母:“愿到邱家终身守丧。”父母不同意,想方设法阻挡她,她才没能走成。但自此以后,便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想饿死殉节。父母无奈,只好允许她在家中为未婚夫服丧。于是,她便换上孝服,摘去首饰,不施粉黛,为未婚丈夫守丧。丧期满了之后,她还是要去邱家,父母拗她不过,便准备了一些祭祀的物品,同她一起到邱家祭奠茂匡。林氏来到茂匡的灵柩旁,抚摸着棺木失声痛哭,哭得昏天黑地,闻者莫不垂泪同情。突然一声巨响,茂匡的棺木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