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情中烈(上)(9 / 11)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20336 字 2个月前

和她婆婆商量,要把吴氏也奸污,堵她的嘴。

婆婆于是用好言好语劝诱她说:“大礮对你丈夫有过恩德,你要好好待他。等你丈夫回家,会认为你能报恩。”接着拿出金手镯送给她:“这是大礮送你的。”吴氏接过扔在地上。当时六月六日这天,按习惯要吃汤饼。婆婆和大礮共同做了汤饼,让吴氏去煮,她不肯。婆婆就自己煮。煮熟后,大礮和婆婆吃,让吴氏也来一起吃,她不肯吃。大礮硬往她嘴里灌,她便跑开哭起来。傍晚吴氏在房里洗澡,大礮从暗中突然窜出,吴氏要跑,门已关上,于是从后窗投入水中。邻居老太婆救她出来,还微微有气,到半夜醒过来,又起身跳人河里,终于死去。同族人以大礮犯逼奸致死罪报到县里。乌程县令庄有仪素来不明事理,县里人称他为庄糊涂,检验尸体时,吴氏的婆婆坚持说大礮没有逼奸的事,就以失足落水结案。当时是乾隆三十六年。

过两年,震泽县盗案被侦破,大礮罪证确实被判斩,众愤平了一些,而逼奸一案因已完结无可翻案,烈女也不能请求表彰。

到道光三十年,当地人呈报管这类事的官员,向朝廷请求表彰。

归安的方焘作征诗启事,以表彰吴烈女,其中有“千寻雪浪,净涤淤泥;一片冰心,朗昭河汉”的句子。

血痕入土

《莱州府志》:贫家女王氏,平度州人。相传她跟随丈夫秦友出民工来修筑朱毛城,背着工具带着干粮跟着丈夫。丈夫死后,乞讨棺木埋葬丈夫,然后剖心殉夫。当时人哀悼她,筑高台祭祀她。台下有小姑河,沙土到今天仍是红色的,传说这是王氏剖心的血痕。

子血题诗

《吉安府志》:曾氏是旷维祯的妻子,庐陵敖城人。至正壬辰年,红巾兵到来,曾氏带着儿子学礼逃难,被贼寇抓住,要污辱她,她拒绝。她找机会杀了儿子,用儿子的血在墙上题了一首诗:泾渭能分浊与清,妾身岂肯堕风尘?

孤儿未必更他姓,一女何当事二人。

白刃自伤心似铁,黄泉要见骨如银。

深山落日猿啼处,过客闻之亦怆神。

接着自刎。按《辍耕录》记载蔺氏的事迹和曾氏很相类,而没记其丈夫姓名。

百问无一言

《灊山县志》:黄千金,是宋代黄山谷的八世侄孙女,其父叫黄德全。这女孩儿七岁时,随祖父黄双溪过江来到濡山县居祝九岁时就读熟《孝经》、《烈女传》等书籍,许配给当地儒生张大中。姑娘性格严肃端正,不随便言笑,见到她的人都被感染得规规矩矩。母亲李氏私下里批评她:“待人这么严厉,不像个女孩的样子。”她却说:“这正是女孩该有的样子。”

一天她陪伴祖父。祖父偶然说起桥县守濡山的往事,叹息说:“桥家父子当年威武豪壮,现在也都不存啦!”姑娘说:“桥县踞守这座城池,怎么就被人攻破了?”祖父说:“被孙周骗了。”姑娘立刻严肃地说:“没有尽忠的气节,就够不上是豪杰!”祖父惊讶地问:“这小姑娘懂得评论人物了?”祖父黄双溪因此曾对人说:“生女儿像千金这样,一定会为我们家争光。”德枯年初,张大中得暴病死去。姑娘悲痛得几乎死去。

过了两年,当地人多有来求婚的。她父亲试探她的意思,她不答应。父亲说:“你和张大中并未成真正夫妻,何必要虐待自己,这恐怕不是终身之计。”姑娘哭号着走开。父亲就不忍再开口问她。第二年,她父亲死去。亲友们又来找她母亲要说媒。

母亲又把她父亲的话重说一遍。姑娘哭泣很久才说:“妈妈是不想让我活着了吗?”抱起父亲的灵牌就哭,关上房门不再出来。母亲敲门她不理。用簪子刺自己双眼,鲜血流满床席。母亲砸开门进来,不管问什么都一言不答,绝食七天死去。

甘心瞑目

《滁州志》:何氏,是罗汀的妻子。至正三年,罗汀家穷,靠卖饼为生。何氏贤惠聪敏并且长得美,亲手烧炉洗碗不以劳动为耻。当时元朝丞相脱脱家奴陈威,仗势横行霸道,喜欢上何氏,想尽办法也未达到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