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让她嫁到张家。婚后,她一精一心照料丈夫,两人白头偕老。村里的父老很赞赏她的行为,称她为“义妇”。
夫死我可再嫁乎
《容城县志》:王璟的妻子李氏,很贤惠,对丈夫十分体贴关心。一天夜里,家中闯进了强盗,她怕伤害了丈夫,冒着被杀的危险冲了出来。强盗将她打晕。当她苏醒时,见强盗又要杀害她的丈夫,便伏在丈夫身上,愿意替他去死。强盗将她狠狠地打了一顿,鲜血流了满地。强盗走后,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怕被杀?”李氏说:“妇人活着,是因为有丈夫。我死了丈夫可以再娶,丈夫要是死了,我能再嫁吗?”乡里人都称赞她很贤良。
女独不能代夫死乎
《彰德府志》:杨氏,与王世昌订了婚。世昌的兄长世隆,因犯罪被抓进监狱,判了死刑。世昌考虑兄长是嫡长子,宗祀不能缺乏主持者,便请求替他赴刑。杨氏和父母商量说:“我生为王氏妇,死为王氏鬼,我的丈夫能替兄长去死,我难道不能替代丈夫吗?我愿意向朝廷申诉代丈夫死去。”父母虽然舍不得女儿,但见她志向已定,便不阻挠她,让她打点行装赴京陈述请求。主管官吏被她的行为所感动,免除她丈夫的死刑,并赐匾称她为“义妇”。
岂有妻鬻其夫者
《婺源县志》:吴氏,名娇,董村人。自幼端静寡言,不喜欢过分修饰打扮自己。长大后嫁给了平盈的方岳甫。这方岳甫不务正业,常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在一起,吴氏百般劝说他也不听。一天,岳甫又同那些无赖聚在一起饮酒,同席有个叫方八郎的,与岳甫有仇,便乘岳甫晚上归家时,勾结同伙方细学把他绑到一个荒凉的地方,将他弄死了,扔到桥下。第二天一早,吴氏惊闻丈夫被人打死,嚎哭着奔到出事地点。随后,便四处奔波呼官喊冤,请官府缉拿凶手。八郎家中富有,但也怕偿命抵罪,就拿出钱财贿赂上下官吏,又诱骗吴氏,让她停止喊冤。吴氏拒绝后,他便下毒手想害她。吴氏看穿了他的一陰一谋,身藏匕首防范,还随身携带着银筷子,防他下毒。因此,方八郎的目的始终不能得逞。吴氏决心已定,无论如何也要让方八郎抵命,不然,决不罢休。她曾到有关部门要求惩办凶手,主管者劝她说:“你含辛茹苦陈冤几十年,远近都知道你的节义,你的心大家都明白,你的丈夫也可以瞑目了。何不让八郎多给你点钱,你就不再追究,那多好?”吴氏号呼道:“天哪!世上有丈夫卖妻子的,但岂有妻子卖丈夫的?”主管者被问得无言以对。
后来,吴氏因病死去,方八郎幸运地逃脱了法网。
夫妻躬身刈获
《扬州府志):李氏,是江都人,进士王玉藻的妻子,中丞李公植的女儿。李家本来居住在云中,后来迁居到扬州,李公植有九个儿子,其中有六个在朝中作官。李氏虽然生于豪门贵族,但从没有小姐的架子。自幼知书达理,明晓大义。嫁给王玉藻后,帮助他考中了进士,还以忠孝道义规劝丈夫。明朝末年,国家大乱,玉藻躬身行伍间,李氏典卖金银首饰交纳军费。她还鼓励丈夫说:“努力为国家效力,不要挂念家里。”
等到玉藻回归故里,朝廷中任职的多是他的故交,他们常写信招他出来做官。玉藻不答应他们,李氏也不因家里贫困劝他去做官。他们有一顷地,夫妻亲自下田耕种,他们曾在自己的房门柱上题了一副对联:羊求谊洽蓬芽润,梁盂心谐杵臼香。
人们莫不赞美李氏知义安贫,能支持丈夫成就志向。他们有个儿子,名叫方岐,也能遵循母训。
劝夫置妾
《宝应县志》:汤氏,是处士乔出尘的妻子,嫁给出尘三年没怀孕,她便劝丈夫纳妾。有人对她说:“你先等等,也许过两年就能生。”汤氏说:“我为乔氏妇,让乔氏无后,这是为乔氏的罪人,怎么可以呢!”出尘娶妾后,又多不孕;怀孕的,又生的是女孩。因此,出尘不断地更换小妾。当出尘纳妾时,汤氏为小妾买来首饰,做好被褥,还设宴招待宾客,请来喜乐班子,把婚礼办得十分隆重。几十年来,和言善语对待小妾。几经周折,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