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来了,一边饮酒一边看戏。当戏唱到高一潮时,韩桂舲先生即将他的怜悯之意遍告同人。当时有个叫庆儿的小戏子正在左右为公卿大夫服务,听说此事即对众人说:“我虽然是个卑贱的戏子,却也懂得从善向义。闻听韩先生的一番好心善举,不意估量自己是否冒昧,也愿资助微薄之力,请以五百银两附后,不知各大人们是否肯于接纳和明鉴我的微薄之情。”说罢,便让管守戏班的人把自己的银两呈上。
众人都异口同声地说:“想不到一个小戏子竟有如此侠义心肠,我们又当如何呢?”于是,在坐官人都慷慨解囊,即使有小气吝啬的人,也因为庆儿的缘故,竭力相助。顷刻之间,资助的数目已足够两人的亏空,于是使他们解脱于难。从此,庆儿的名声大振都城。大家都以见到庆儿为幸运。谁又能说戏班之中无人杰呢。
金少山
《清代声色志》:金秀山是戏剧界净角(花脸)的泰斗。他嗓音宏亮,字句清晰;能从丹田运气,郁折而成乐音。他和谭鑫培配戏最长,也最相和。谭鑫培依靠他就像左右手。金秀山在戏剧界也以前辈自负,视刘鸿昪和张毓庭等人都为后昪生,所以《碰碑》、《洪羊洞》等戏,除非谭鑫培演出,他才肯相配作搭挡。因为《碰碑》净角须除掉须生的儿子,《洪羊洞》净角须除掉须生的部将。如果刘鸿昪等人演出,即使是好言重金聘请,金秀山也不屑一顾。评论家都批评金秀山对于戏场太认真。然而,看看清朝末年的士大夫,一遇到平时的故人显贵,就总愿退居到他的弟子之例。那么,金秀山的风节气义就足可以使那些亡国的士大夫们感到羞愧了。
柳如是
《清代声色志》:河东君柳如是,名是,字蘼芜,本名爱,柳是她的托姓。柳如是长得丰姿逸丽,风度翩翩若惊鹤飞鸿,性情正直慧敏。她善于作诗,尤其长于近代七言体。书法也很好,得源于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和褚遂良的墨迹。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嫁给了虞山蒙叟钱宗伯,从此名声开始显著。
原先城中有名叫徐佛的名妓,会弹琴,善于画兰草。虽然居处偏僻,然而四方风流才士常满她的室门。丙子年春天,娄东的张西铭以庶常的身份度假,路过吴江时停船垂虹亭下,换乘小丹前去拜访,恰好徐佛另有他适。徐佛有位女弟叫杨爱,比徐佛还要美艳,而且交谈典雅也有胜过徐佛的地方。张西铭一见倾心而把她带到垂虹亭,情意缠绵,难舍难分。杨爱于是心喜自负地说:“我虽生不逢辰,坠入尘埃,然而非如意郎君不以委身。如今三吴之地头戴簪缨的贵公子云集。富家膏梁纨挎子弟大多形同木偶。而帖括吚唔,侥幸靠科举及第的人,也不过都是伧父罢了。只有那些博学好古的旷世逸才,我方跟从他。正是所谓天下有一知己,死而无憾。况且所居盛泽本来是人贩子聚集的地方,又怎能长期愁郁地生活在这里呢。”这以后柳如是代替杨爱而出了名。
柳如是也曾对人说:“天下惟虞山钱学土方可称才。我非有才如钱学土的人不嫁。”恰好虞山钱学士钱宗伯丧偶,闻之大喜说:“天下竟有如此爱才的女子。我也非有才如柳如是的女子不娶。”钱门多狎客,都争相传递他的戏言。一直到庚辰年的冬天,柳如是方才和钱宗伯相遇。钱宗伯遂建造闻室,十天后即落成。钱柳二人席地而坐,围着酒垆畅饮而谈,一起送别旧岁月。柳如是有《春日我闻室之作》,诗曰: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已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巾莫)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栅。
诗中表述了她结新去旧,喜极而悲,验裙之恨方殷,解佩之情愈切的心情。辛已年的夏天钱柳二人在芙蓉舫成婚。当时箫鼓遏云,麝兰袭岸,齐牢合卺,喜庆场面空前。三泖的官绅都前来贺喜,还有一些轻薄子弟纷纷投掷香彩之物。钱宗伯喜不胜收,遂吮毫濡墨,笑对镜台赋催妆诗一首。柳如是嫁给钱宗伯后,钱宗伯视为绛云仙姑下凡。因为仙好楼居,于是就依傍峰峦,在半野堂后建楼五座,极尽华丽。钱宗伯又题写